她这荷包里拢共就两升米的钱,今儿上工前连着数了两遍才放进来的,带子也系的紧紧的,断不可能遗落几文出去。
没数错,只是现下米涨价了,得二十文一升了。一旁上了门板的掌柜过来解释道。
邹筠错愕,上次来买米虽是半月以前,那当儿纯米也才十六文一升,后头听街坊说米涨到了十八文,昨儿才结了点儿工钱,今儿她便急着过来买米,何曾想一夜间竟又涨了两文。
她瞧向身前的掌柜,欲要开口,王行却道:也不单是咱们铺子涨了,邹大娘不信出去转转,这缙城里的米粮铺子再没有比咱这铺子价更低的了。
邹筠捏着荷包犯了难,提着手里的米不愿放下,低了声线道:王掌柜,我今儿出门急,没带够银钱,您瞧着能不能先赊欠着四文,回去取了钱给您送到家里。
王行见着的赊账由头多了去了,时下年头里的米粮铺谁愿意赊账,自家吃顿饱饭都是个大难题,还得愁着赋税,哪个还能打肿脸充胖子赊账。
但邹筠毕竟是邻里,街里街坊的也该卖个面子,若是以前他倒也答应了,可现下邹筠家里啥情况,他能不清楚,这银子要是赊出去,不知啥时候还能要回来,虽说不过是毛毛细雨的几文钱,可这当儿谁家不是一个铜子儿一个铜子儿的省着。
于是他梗着脖子也不肯松口,扯了个笑脸道:大雨天跑来跑去多不便,邹大娘先带一升回去岂不方便,待这米吃完了,捎句话,我亲自给你送上门去。
邹筠知晓掌柜话里的意思,这便是不肯赊账了。
眼下家里处处是花销,又赊欠了药房五钱银子,什么不得精打细算着,眼下米价突然又翻了翻,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银钱,她想着再说上两句好话,却似被掌柜看穿了一般,在她开口前,王行又道:邹大娘若是不便,不妨买些杂米,时下只要十文一升。
邹筠瞧了一眼米桶里的杂米,大抵都是些碎粟米,再混着少量未去干净壳的糠米,清苦人家都知道煮熟了是何味道。
其实邹筠吃倒也没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管那是什么米,只是眼下儿子卧病在床,大夫说得吃些好的将养着身子,否则是难起来了,她哪里敢不听大夫的话呢。
几番来往王行始终不松口,邹筠也只好买下一升半米,荷包里被退回了六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