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思量,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像我们前六识的了别是向外攀缘,外界的色身香味触法,广泛的颜色、声音、触觉各式各样的六尘的境界。第七意识身为恒审思量,它对外境是完全没有兴趣,它不向外攀缘,它是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那么第八识的明了性非常微细,它就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以为第八识就是不生不灭的我,就生起一个微细的我法二执,这个地方就是问题的出现。
我们前面讲到第八识,我们一路读下来——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捨。我们读不出第八识有问题的,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第八识没有过失。那么第八识没有过失,它为什么会产生我爱执藏?这个地方我们把问题找出来了,其实是受到第七意识的影响,因为第七意识把它执为我了,恒审思量产生错误的判断,就是说第七意识去攀缘第八识的见分,见分就是第八识的明了性,把第八识的明了性误认为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是这样子来的。
这个地方,我们再讲一下:
第七意识: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外扰前六皆成有漏。
——《成唯识论》——
就是说第七意识它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时候,它内扰,扰就是干扰,它把第八识转成赖耶,因为它把第八识执着为我了,使令整个生死相续;向外它染污前六识,使令前六识都变成有漏。就是说前六识本来也没有问题,我们以后会看到第三能变——了境能变,第六意识也好端端的,它去造很多的业,那么为什么前六识造业会变成有漏业呢?不管你布施、持戒,有漏呢?因为你认为有一个我,我去布施,我去持戒,所以使令业力都不能够超越生死,非常可惜!就是我们整个业力离不开整个十二因缘的运转,无明缘行都是从无明发动出来,不是从空性发动出来的业力。为什么会有无明呢?就是第七识的。所以第七意识它的问题很严重。
第一、干扰第八识变成阿赖耶识。
第二、染污前六识使令前六识都变成有漏。
所以这个第七识不能够忽略,这个地方说明第七意识它的一个所缘境。依彼转缘彼,就是说第七识这个功能很特殊,它依止第八识的功能转生以后,它不向外攀缘,它又反过来去攀缘第八识。看第四段:
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