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无言以对,垂头丧气地收拾东西回家,可是心中却放不下这事,经过一晚上的想,她在第二天又找到班上的另一位女老师,商讨自己的挂念。
那位比她年长几岁,稍有处事育人的经验,但同情心也挺强烈,见弟弟还是不饶地整天对她们说这事,便犹豫着表态:“要不试试?”
两个人同时找到领导表明意愿;领导则找了孩子的家长详谈;家长着重指说:交出孩子没问题,可学费挺困难。
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街居委处的使者耳朵里,听后便笑呵呵地认为这是件难得的好事,充分表现出他们管辖的社区里的人文精神,值得夸赞学校和老师一番,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要帮困,要扶助,要彻底解决市民的生活困难,体现和宣扬社会各界的崇高爱心,同时也一定高度关注此事的后续发展。
就这样,某一天,程洛如愿以偿地拉着哥哥的手,去了幼儿园。
在班上,老师给他们安排了相对独立的座位,园中的其他孩子倒也没表现出异常,因为幼儿时期本身还处在一个自我闭塞的状态,对周边事物并不太关注,只是自顾自地玩。而程陌自然不会去招惹弟弟以外的孩子,大多数情况都只是竖着耳朵听这听那,真要到了不方便的时候,也有弟弟细心“护驾”,所以园中生活倒是一派和睦,没有造出什么麻烦事。
程陌在幼儿期间,因为得了弟弟的帮助,所以过的颇为正常。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会了少量的自理能力,说唱能力,记忆联想力,适量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除去他因为看不见,对某些感官事务需要多一些的补充解释外,基本都与同龄人无异,所以他就这样一路向上,从幼儿期来到少儿期,可他一入小学校园,就和同龄人产生了差异,并且这个差异与日俱增。
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相对集中且敏感,对不同的人闻也能发表自我的看法,所以对于班上出现了这么一号挂着特殊标牌的同学,难免不会评头论足的议论一番,词句语调不受控制也是常有的事。程陌听在耳里,默不作声,可程洛确是扎心扎肺的恼,他现在仍然是个“优秀小苗苗”,延续着一贯的聪明、灵慧、领悟力强的好风范,可他也渐渐产生了排他心理,排内排外,排上排下,除了他哥,谁都看不顺眼,谁都是傻帽笨瓜加劣枣。表情冷淡的他虽然只有小学一年级的程度,可是老师已用“雷厉风行”来形容他在班中的表现,因为他常以不动声色的'狠准快'来解决由他哥而起的一切是非恩怨,并且下手十分有看头!
这样一名集优秀,问题于一身的混合型学生,着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