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水面上的渔火也在风中摇曳。他沿着河道走了一会,看见前面有一座石桥,便顺着人流走了过去,只见石桥上刻着三个大字:“金刚桥”。
这是邕京的金刚桥吗?他四处张望,募然看见对岸的老柳树下系着一条小船,一个少年正打着灯笼蹲在船舷边洗刷什么。
孟子莺的眼泪抑制不住流了下来,那还是崇明十三年的春天吧,应是青春年少,百般心事无聊。他捂住嘴巴呜呜哭泣,目视那少年进了船舱,放下竹帘。又过了许久,两岸的游人都已消失不见,从黑暗里走来一个布衣韦带的英俊少年。他肩上背一个大包袱,走到桥头左顾右盼,踌躇了一会就翻身下了桥洞,在桥下的青石板上安然高卧,听着水声浆声,浅浅睡去。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韶华不为少年留。
孟子莺扶着柳树的树干,哭得直不起腰来。泪眼迷离中,他看见那条画舫的帘子掀开,先前的少年拿了一条毛毡出来,蹑手蹑脚走到桥洞下的少年身边,将毛毡盖在他身上,然后又回到船舱里。
春夜里飞絮落花纷纷扬扬,两个少年都睡得香甜,倒映在对岸人的眼里,化作春江都是泪。到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船舱里的少年随手放了一碗麦屑粥在桥洞底下,解开缆绳,将船撑走了。在他走后,桥洞下的少年也醒了过来,看见那碗粥,高高兴兴端起来就吃了。他吃得香甜,完全不怕会有人在粥饭里下毒。吃完之后,少年把毛毡叠得整整齐齐,在河边洗了脸,也离开了河岸。
“雁声,雁声,等等我!”孟子莺哭着大叫出来,他飞奔上金刚桥,沿着河岸去追少年。清晨,在庙街附近往来的都是做生意的人,拉菜运米,络绎不绝,那少年的背影眨眼便消失在人潮之中。
孟子莺长叫一声,从混沌中醒来。他眼前渐渐清明,听见外面传来的钟声,发现自己在太极殿的一处偏殿之中。
梦里韶光何处,觉来风雨飘摇。三十年人事尽萧条。
他稍稍动了下手脚,只听一阵镣铐的响声。低头一看,除了手镣脚镣之外,连颈下的琵琶骨都被锁链穿透。链子那一头牢牢钉在床榻背后的墙里。
人脖颈之间穴道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