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发带确实出自草民之手,是前些年大官人生辰,草民赠与大官人的礼物。”
“很好。”严正挥手,叫下面侍立的老绣娘上前,“你仔细验看,这条发带可也是蜀绣?”
那老绣娘接过奚吾手中的发带,对着光细细瞧了半晌,回道:“松枝处也用了晕针,技法与那件衫子相类。”
严正目光如电,牢牢锁住奚吾,正要开口,那老绣娘忽然又道:“只是,二者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严正当真怔住了。
那老绣娘续道:“文有文风,曲有曲风,这绣也有绣风。不同的人,即便用同一花样,同一绣法,出来的绣品也是截然不同的。方才那件衫子,技法娴熟,用针老练,非浸淫蜀绣多年之人绣不出。这条发带则不然,很多地方都有挑线重绣的痕迹,虽然最终看起来很是精细漂亮,但我等行内之人一看便知,定是出自另一人之手。”
奚吾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大定。
幸好他早生防范,怕平安郎会利用那件衫子做甚么手脚,所以提早绣了一件相类的,自家烧去一个大洞,送李家衣铺织补。
幸好他晓得自家绣技平平,当真验看起来,立出纰漏,因此暗地里描了样子,注明针法,寄去汴京如意绣坊,请她们照样绣了一件。本来早就可以去取,却始终没能抽身,手边也无有一个可信赖的得力小厮。
幸好他留了个心思,将取衣服的凭证藏在子文一件滚金边满绣的夹袍之中,那件袍子,去年秋天西郊赏菊的时候被枯枝挂了个小口,虽补好了,那处绣的梅花却没能补成原样,子文不喜,从此丢在箱底再也不穿。
補,鋪,衣外有金,心中另有乾坤。拆掉金线,夹袍的夹层分开,端端正正便是那去如意绣坊取衣服的凭证和李家衣铺的收据,这件袍子,压在子文房中的箱底,几月。
20、对手(中) 。。。
幸好这一番苦心没有白费,幸好子文明白了自家的意思,当真偷梁换柱,将绣坊的精品送入李家衣铺,换了他那件伪劣的仿制出来。
幸好李家的主管只注意了下摆处的大洞,没有细看肩上梅花的技法如何。
这其中但凡有一个环节出了纰漏,只怕今日便逃脱不得。
他正在暗自庆幸,忽听严正问道:“这件衫子,你从何处得来?”
奚吾一怔,回道:“回大人,这件衫子是施家大官人赠与草民的。”
他话一出口已晓得不好,只怕这严正是要想法子攀上子文,拉他下水。
果然严正追问道:“你可知,施家大官人手中有几件这样的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