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的,便是宰相徐明。
亦有许多事情少有人知,例如九王近年来似乎生了怪病,吃不下睡不香,总是莫名烦躁,乱发脾气,摔东西,随手伤人,最近更变得暴戾非常,府中时常有草席卷了被凌虐致死的姬人或娈宠送出来,运到城外偷偷掩埋,也常有小厮和女使犯了小过,被他一刀砍死,再用各种理由和大批银钱,搪塞那些人的家属;例如六王仰仗多年的谋士韦业,在某个凌晨,独自一人走到郊外,被贼盗所杀。
对韦业的死,六王是全然地莫名其妙。他不明白韦业为甚么会在那个凌晨悄悄外出;不明白为甚么他死后还会面带笑容;不明白他事先为甚么会写好遗书,摆在其卧房的书案上,却只写了求六王看在他多年侍奉,不要将他葬在江宁府韦氏宗族墓地,而是埋到江宁府西郊外,一座写着韦氏丽华的草坟边;不明白韦业明明死于箭伤,身上的财物丝毫未动,大理寺却硬生生判他是贼盗所伤,擒了两个小贼砍了头,便结了案。
而这一切,竟仅仅是个开始。
先是得力的手下接二连三地出事,韦业这些年为他苦心经营的各种关系,在数月之内渐渐失控,趋于土崩瓦解;随后便是朝中原先那许多亲知,一夕之间变了脸色,将他赵和视同无物。而他近些年越发倚重的爱婿施仲嘉,在这当口借口朝中事多,搬到西府长住,并不经他允许,将小郡主送到了北郊碧空寺安胎祈福。
直到这个时候,六王才依稀明白自家犯了个怎样的大错。
他将全部的信任放在了韦业身上,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施仲嘉身上。
如今,尽数落空。
当他终于看清楚,施仲嘉是利用他和九王的力量除掉了后党,又引他与九王对冲,以致两败俱伤,三哥赵普却渔翁得利时,才明白,原来这个施仲嘉,自始至
56、五年 。。。
终都是赵普的人。
可惜,已经晚了。
一纸黜令将他的出身大白于天下,全天下的人都晓得了,原来殿下赵和并非先帝血脉,不过是个小吏的私养子,太后认他为子只是为了固宠。
如此出身,怎堪王位。
自高高在上的六王,陡然间跌落在地,贬为庶人,便是云泥之别。不堪此辱的赵和当晚携六王妃和一众儿女饮鸩而亡,只剩玉音郡主一人远在城外,全不知情,又有施仲嘉极力保护,因此得全性命,官家只夺其封号,销其宗籍,看在施仲嘉的面子上,令她便在碧空寺终身修行,算是皇恩浩荡。
从此,世间再无小郡主。
剩下的,只是一个无父无母无亲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