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讲课后震动很大。他曾对同学们说:胡适虽然没有陈汉章读书多,“但在裁断上是足以自立的”。但是,顾颉刚收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
他很为胡适担心,想帮助胡适,又感到势单力薄。于是便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傅斯年。
傅斯年当时是在学国学,不在哲学系。或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傅斯年对胡适这种“截断众流”的讲课马上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去听了几次胡适的课后,对想闹事的同学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就这一句“你们不能闹”,一下子化解胡适的危机,可见傅斯年当时在学生中有怎样的威望。要不怎么会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之一,“五四”游行队伍的总指挥。
一个人要想在群体中获得很高的威信,可以靠权势,也可以靠财力,所谓挥金如土、仗义疏财,但是,这时候的傅斯年可没有这些,像所有在人群中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一样,他靠得是超人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