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转而塑造并力捧在民间有需求有声望的女观音胖弥勒帅韦陀和降龙伏虎等等迹近伪基督或至少是伪圣徒的中国化偶像,身段之灵活,态度之谦卑,真真让人叹服。
天宝元年,西域有变,大石康居等五国围攻安西城,斯地,去国有万里之遥,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指望国内来军队报仇就有可能,指望援军及时赶来解围,那是完全靠不住的,要活过来,就得顶住。
虽然部队派不过去,可总要努力啊,这时候,国内佛门尚以密宗为大,诸如禅宗这样完全本土的思想流派尚未出现,但,怎样投帝王所好,怎样拣便宜捞积分,这些家伙已实在是很熟练了。
斯时的密宗之长,名为不空。
一听说西域有变,不空就跑来到明皇这里,告诉说吾皇啊,您甭急,那疙瘩是好地方,是毗沙门天王的老家哇,只要您信我,让我作个法事请天王出手,绝对没问题
话说,不空的话也不完全是胡扯,在当时的西域,的确有传说,指于阗国今天的和田,出好玉的地方是毗沙门天王的故乡,历代于阗王也一直自称为毗沙门天王的后代,还有过天王现身帮着抵御匈奴的传说,他这个点子,大概就是这样琢磨出来的。
这李隆基他也不是好骗的笨人,可摸摸脑袋想想,这事也没什么损失啊最多向我要点钱搞搞宗教活动,钱我都小邑犹藏万家室了,公私仓廪都那么丰实,还怕没钱么
结果,不空就奉皇命作了一场法事,请天王二子独健率神兵相助。
为什么是二子呢,倒也有讲究,前面说过,在佛教原始形态中,毗沙门天王五子中以二三子最有出息,但细说起来,两人分工又有不同,二太子常领天兵护其国界,三太子捧塔常随天王。倒有点象是当初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分工。
按当时的说法,法事一作,立见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率神人二三百人于道场前立,神兵辞别长安,当天下午即到安西解围,于是龙颜大悦,令天下,教诸道城楼皆置天王像供奉。
那位说了,您这书说得倒热闹,真得假得啊
这个,我还真不敢说。
首先,上面所说的故事确非近人所造,唐兵书神机制敌太白y经中已经有了很完整的叙述,
经曰:古者,天子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诸侯祭其封内兴云出雨之山川神祗,出师皆祭,并所过名山大川,福及生人。神祗,尔雅云:是类是,师祭也;既伯既祷,马祭也。师初出,则军之牙门,祷马群厩。蚩尤氏造五兵,制旗鼓,师出亦祭之。其名山大川,风伯雨师并所过则祭,不过则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