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他们俩的世纪。他应该永远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明星,而那个日内瓦人应该永远仅仅是个日内瓦人。
让…雅克·卢梭注定被人们遗忘。——伏尔泰
伏尔泰的眼中从来没有卢梭。在他高贵的眼中,即使卢梭已经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这些颇为轰动的着作(他觉得那是废纸),他也宁愿相信卢梭不过是一个红极一时、很快就要被遗忘的作家。
然而那个叫做让…雅克·卢梭的年轻人却还以为这个大文豪是真的器重他。他天真地认为《老实人》是那个大文豪为了答复他而作。当昔日偶像的夺目光芒逐渐褪去,黑暗一面逐渐显露出来时,日内瓦人迷茫了,他以为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写了一封绝交信:先生,我不喜欢你……我恨你!
当然伏尔泰毫不在意。一颗敏感炽热多疑的心被冷冷地置于一旁。曾经的结伴碎裂成裂缝,裂缝又扩大成永不可愈的峡谷。
伏尔泰误读了那三本着作,说它们拙劣无用。
伏尔泰最为憎恨教会,然而卢梭三易其教。
伏尔泰赞成财产私有化,然而卢梭却认为财产私有化是万恶起源。
卢梭因为见解不同而离开了百科全书派,伏尔泰却认为他是临阵叛逃。但他们之间横着的不再只是思想不同(讽刺的是这些看似针尖麦芒的分歧大多殊途同归),更有社会地位、阶级等级的天壤地别。
我最大的敌人:伏尔泰。——卢梭
伏尔泰为日内瓦人的忘恩负义所恼怒,他曾把卢梭引向光明,现在也要将他推向深渊。完全失去往日文豪的风采,伏尔泰阴险刻毒地攻击卢梭和他的家人,四处抖露他的丑事(卢梭抛弃了他的五个孩子):卢梭,第欧根尼的一条狗,狗与毒蛇交配的产物,与巫婆结婚… …伏尔泰像攻击那些真正卑劣的敌人一样攻击他这昔日的“朋友”(但其实这不过是卢梭的一厢情愿),两人争吵不休。
1766年伏尔泰诅咒卢梭在吃饭时被噎死… …面对伏尔泰,卢梭选择了逃避。最后十年,他不再提伏尔泰的名字,他把过去对于伏尔泰的崇拜归结为可笑的蒙蔽… …但是他总在试图赞美早年的那个人,他相信是名利冲昏了伏尔泰的头脑… …
一个是以经商起家的暴发户、有着尊贵身份的巴黎贵族;一个是曾流浪街头、成名后还是寄人篱下的日内瓦公民。这其中的友谊是否真的存在过?
造化弄人让他们的名字不可能再分开,后世的人们,不知是轻视历史的残酷,还是怀有虚幻的希冀,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最好的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