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秦桧独断议和之事。在临安府里流传的各种谣言,达到了一个顶峰。
“你们看看,高宗皇帝的圣旨都已经颁布下来,还不证明了皇上陛下对赵鼎的不信任,想不到赵鼎还死赖着不走,真是可耻。”
面对着漫天飞舞、愈演愈烈的各种谣言,首相赵鼎以及他的幕僚们都觉得,保持尊严的唯一办法就是辞职。
正如秦桧预先所估计的那样,赵鼎很干脆地辞职了。
赵鼎爱惜他的名声,求名地名;秦桧追求权势和利益,求利得利。从某一个角度而言,赵、秦两人堪称配合默契,各得其所了。
纵观南北两宋的官场,政治斗争不计其数,激烈程度也相当的厉害。但是,从权谋的深度而言,秦桧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个人认为,宋朝官场上的政治斗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蔡京之前是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高官之间的斗争大多是属于不同理念之间的斗争,高官之间的争斗还保持着儒家的各种风度和品质。而其中的例子,又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故事最为动人。
这种情况到蔡京时被终结。
蔡京之所以在官场洪流中升腾,是因为他做事没底线,可以无耻,可以凶狠,可以借题发挥,把元祐党人碑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敌手不死永不收手。
可蔡京也有他的底线。他一生都忠于徽宗皇帝。只能、也只敢去迎奉赵佶,终生不敢逾雷池半步。
而蔡京的底线是在秦桧的政治生涯中都被打破的。
秦桧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什么都在他的算计之内。他不但在算计着同僚,也还在算计着皇帝,甚至还包括算计自己的民族。
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要达到他的目前………独相、制约皇帝、权利的巅峰。
PS:谢谢靓女007大大的打赏、0拈香一朵0大大的评价票和全订阅。
第三百三十七章:双输的协定(六)
赵鼎的自动辞职,搬走了秦桧前面最大的一个障碍,如今在南宋的朝廷上,能够对秦桧的政策有所制约的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人………………枢密副使王庶。
王庶可不同于赵鼎,他除了具有儒家读书人的种种君子风范,还具有武官的那种忠肝义胆和铁血无情。
无论如何,作为岳家军的亲密战友,单单是那股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就让秦桧望而生畏。
对于这种人,单凭谣言是不可能动摇得了的。
所以,为了要解决王庶,秦桧出动了他最后的杀手锏………女真人的帮助。
经过了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