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的磋商,因为南宋朝廷对金国提出来的条件全部应允,因此,在绍兴八年的十一月,金国派遣谕江南使张通古携带金熙宗诏书,偕同宋使王伦一道南下,与南宋签订合同。
可是,临出发之前,张通古派一名银牌郎君告知南宋政府,对待这次金国的特使必须要符合以下的标准:一、诏谕使进入宋境后,负责迎接的官员在迎接的时候必须跪膝阶墀;二、诏谕使进入宋境后,州县官必须望金国诏书迎拜;三、诏谕使地位须与赵构同等;四、南朝皇帝须脱龙袍,穿臣服拜受大金诏书。
金国的这个要求非常蹊跷,原因有两个:第一、在上次金国特使乌陵思谋来洽谈和议条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让高宗皇帝脱龙袍跪拜的这些条件。
第二、即便这些条件真的是金熙宗临时起意。也会派一个较高级别的特使去通知南宋朝廷,比如乌陵思谋。而不是让张通古随便派一名银牌郎君去做,因为这明显不符合外交的礼仪。
所以,这些条件很有可能是张通古自己编造出来的。
那么张通古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去问秦桧。因为张通古的身后是金国的完颜昌,而完颜昌就是秦桧的恩主。
金国的这个要求在南宋的朝堂上一经宣布,几乎所有人的脸色都大变,其中也包括了我们的高宗皇帝。
打脸、彻头彻尾地打脸!
金国的这个举动,不但狠狠地把高宗皇帝的脸给打了个透亮。而且还把南宋朝廷的满朝文武百官给逐一打了个遍。
皇帝变成了他人的臣子,那臣子的臣子岂不是变成了家奴?
这时候,作为秦桧之下职位最高的一位官员,枢密副使王庶出手了。他一口气给高宗皇帝上了三份奏折。
这三份奏折,言真意切,态度诚恳而真挚,劝说高宗皇帝马上停止与女真人的一切和谈的行动。
对于王庶的奏折。高宗采用了一个拖字诀………不予理睬。
无奈之下,王庶给皇帝写了第四份札子。
在这第四份札子里,王庶讲出了三个重点:第一点、王庶站在金国的角度,解释女真人为何要在此时提出讲和,是因为他们的国力开始衰弱了。
虏人之破大辽,及长驱中原。几三十年矣。所得土地数倍汉唐;所得珠玉子女,莫知纪极。地广而无法以经理,财丰而恃势以相图。又老师宿将死亡殆尽,主幼权分,有患失之虑。此所以讲和为上也第二点、王庶直接指出,金国的军事力量不断衰弱。已经没有当年之勇了。
虏人之兵,内有牵制,外多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