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详尽地公示出来,可能比仅仅述说自己的苦难对今天会更有意义。
父亲专案组的组长由总部一级领导人担任,后由军委办事组成员兼任。相当于日后的军委常委和军委常务会议成员来兼任这一职务,级别是相当高的。专案组成员由总参、国防科委的领导人组成。下设专案办公室,负责具体审问、调查工作。
专案办主任、副主任都具有一定的革命资历:都是1938年入伍,1939年入党的三八式干部。一个行政10级,原系总参二级部副部长;一个行政11级,原系总部系统保卫部门负责人。
按时间记录下他们的办案的方式和过程:
罪行之一,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
1967年4月,“张爱萍专案组”成立,首先展开了对张爱萍入团、入党问题四个多月的调查,调查结果,认为和本人的叙述基本相符。
9月13日,专案组报告:“专案办公室与南京军区保卫部分头派人外出进行了5次调查,从4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止,历时4个月,跑了5个省,到了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宁波、芜湖、广德、成都、重庆、达县、大竹、南充、岳池等地,共走访135个单位,面访了90多人……据目前止,已掌握的旁证材料看,关于张爱萍的入团、入党、由川去沪、两次被捕、由沪去苏北、从苏北回沪等历史问题的情况,基本上和本人交代相符。”
1967年9月28日,专案组印发《张爱萍专案情况汇报》(第一号):
“一、关于入团问题……据张爱萍的同乡、同学和四川历史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张爱萍确于1925年927年在达县期间曾参加了学生运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张鲤庭、戴治安是领头的,学生中张爱萍、王荣澍、魏传统、刘灵柱、曾繁福、邓廷壁等最为积极,他们当时都参加了青年团组织。这些情况同张爱萍的交代基本是一致的。
二、关于入党问题……据张爱萍的一些同乡、同学和老党员、老贫农的回忆,一般都听说张爱萍于1928年在达县地区教书期间入了党,并在罗江口一带组织雇农进行过秘密斗争,有一位老贫农李德茂(去年病死),曾给张爱萍当过秘密交通,并留下一个当时送信联络用的铜牌子(由其孙李纯武保存下来的遗物)已交我们带回。总之,所获张爱萍在达中毕业后去上海之前这段历史同张交代基本上是一致的……”
对这个“与本人交代基本相符”的结论,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由当时的政治部领导出面,亲笔写了《张爱萍历史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