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挫折与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老板当然不喜欢一遇挫折和困难便掉头就跑的员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里有一个实例,可以证明老板对锲而不舍的员工的欣赏,他把它称为“令人热泪盈眶的一件事”。
松下幸之助回忆道:
“那是我们的电池终于能够售给N汽车公司的事,这件事前后花了五年的时间才成功。
“当我获悉担任那项业务的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年轻人时,不禁热泪盈眶:整整五年的时间他历尽千辛万苦,不断热心走访那家客户,一再拜托对方‘请采用国际牌电池’。我想,有人一定认为是他分内的事,但以他的年纪,竟然有这种耐心,真叫人佩服。一般人吃一次闭门羹就放弃了。今天的N公司除了电池以外,还采用了本公司其他各种产品,这都是本公司员工锲而不舍的结果。”
(2)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
“挫折是刺激人前进的动力,否则,就无法达到社会进步与繁荣。”松下说:“一个公司的员工,如果能够真正有了可以让他全神贯注的工作职位,那可说是最幸福的,但是由于社会上各种情况,通常他们仍免不了困难和挫折带来的苦恼。要让这些烦恼成为一种刺激,成为发现更高境界的推动力,如果这些烦恼不能成为推进力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负担,就不只是本人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幸。由于有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的人,社会才有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繁荣才能实现。”
所以,老板们对于那些对困难毫不气馁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员工,要从心里欣赏。因为公司的环境总是处于困难和竞争中的,锲而不舍是公司进步的支柱。
面对压力的两种态度
私营公司何时应该减少对员工的压力,才能使他安然发挥潜能呢?
①员工参与一项复杂的工作时。
②员工学习一项崭新的工作时。
③期望员工完成有创意的工作或者提出有创造力的意见时。
④员工替公司开发新的行销或产品领域时。
⑤员工在容易产生压迫感的情况下工作时。
在前述的情形老板希望员工能动用智慧而不是只靠经验来工作,这并不是说老板要放弃监督的权利。一般说来,员工在从事要求性高的工作时更需要别人的支持与指点迷津,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可以动用下列的策略,以得到更佳的效果。
对员工的能力判断充满信心
如果对员工没有信心,那么你也不会指派这份工作给他,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