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阶段之前,就应当充分了解谈判的某种特点了。但谁先报价的问题在许多合作型谈判里更加难以回答。的确,在合作气氛比较浓的场合,双方往往无须经历任何艰苦的报价和磋商阶段就能摸索着逐步前进,并达成理想的协议。
应当把开局的形势主要看作是对对方的考验。当讨价还价者相当肯定对方不太相信自己的地位时,比方说,他过去不常订这种合同,他对它值多少没有什么概念,那么,讨价还价者提出第一个要求并偏高一些是有好处的。理想地说,这一要求应高于“最好的交易”的界线,但应以这样一种方式浮动,即使它不形成一种正式的要求。例如,不断谈论与另外一个公司签订的类似的大合同,并经常以此作为第三方的例子,是个好办法;或者只是把这当成一种假设的情况,“只是要看看能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也是一种方法。假如对方极力反对,讨价还价者可以降低一些要求,不要让对方失去对我方的信任,要是对方集中围绕着这一高要求进行对话,这就是一个好的信号。当你确信对方准确地知道你要干什么的时候,仍然应该宣扬自己的大胃口的交易,但应让对方首先提出一个发价。而且,你当场要立即作出反应,这非常重要。你应该表示出某种形式的“惊愕”,或者假装没听到和忽略了这个论点。最好的反应是什么也不说,只是思索,这样对方会立刻感到有一种压力。讨价还价者越默默无言,对方将越是逐渐降低他的要求。这时,讨价还价者就能看到对方的要求在多大程度是真实的,而在多大程度上是假动作。
我们知道,关于讨价还价的第一大准则是:如果你不是非要坐下来讨价还价不可,就不要坐到谈判桌前来。在价格要求的讨价还价方面,我们仍然应坚持这一准则。所以,提出价格问题时,语气要坚定不移,就好像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一样。如果你用“大约”、“据说”、“大致”这样一些词,对方就会把这作为你的信号,认为这意味着你还可以再向下退步。所以,你的开盘报价或向对方提出的要求要坚决而果断,没有保留,毫不犹豫,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我方是诚实而认真的谈判伙伴的印象。比如,在宣读报价表的时候,拿出一张纸把数字写下来,并让对方看见,这样就能使报价更加明确无误。
不管怎样,在大多数的讨价还价场合,一方总会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的,而双方也必然会对提议要求的条款进行检查,以期获得更多的信息。在你向对方提议或提出你的要求和所要价格时,你不必要为你的要求或提议做任何解释说明,因为对方肯定会提出问题的。如果在对方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