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的心理机制影响孩子。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心理问题是后天而有的,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有这样一个女孩,一遇到困难就愁眉苦脸、掉眼泪。一了解才知道她的妈妈就这样,动不动唉声叹气,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就是母亲患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女儿也受到了感染。
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脾气暴躁,和同学交往时一句话不对就翻脸,脸红脖子粗。他的这种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爸爸那里来的。他爸爸无论和谁说话,态度都十分恶劣,连对奶奶也不例外。
因此,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一方面要预防自己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尽量改正已有的心理问题,使得长期共同生活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行为。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关键因素。曾有家长跟我说:“王老师,我的孩子挺用功的,起早贪黑,我没见他玩,也没见他看电视,整天坐在桌子前不停地写不停地看,可成绩就是上不去。我原来以为这孩子是不是在谈恋爱,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没有女孩子给他打电话,他给别人打电话也不外乎说学习。真不明白,难道他就是笨?可是我觉得他也不笨,办什么事都很明白很认真,成绩怎么就是上不去?”
我问这位母亲,孩子坐在那里都写什么,看什么?他妈妈说:“这孩子就是有点儿磨蹭,同一道题翻来覆去地做,写了好几张纸还不行。他自己说总是不放心,明明知道已经做对了但就是不能控制,一遍两遍不放心就做三遍四遍。”
听到这里,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叫做强迫现象。什么叫强迫现象呢?不该想的总想,不该做的总做,还控制不住。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迫现象?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采取了一些不适当的方法,促使孩子形成了这种强迫现象。比如有的老师规定学生要错一罚十。我儿子上小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学校里考英语,一个单词拼错了就被老师罚写十遍。我们家长有时也用这办法,孩子做错了一道题,好,我不让你玩,再做十道或是做十遍,让你长长记性,看你以后再敢马虎。
这样的惩罚式教育导致孩子心理上出现异变,再加上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对自己又求全责备、想追求高分数,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影响就可能使孩子形成强迫现象。我们试想,孩子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