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兴奋起来,跑前跑后,高声地尖叫,显得又活泼又大方。
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与大人一样敏感,与大人一样宝贵。小孩只是在能力上、知识上和大人有差别。就其自尊心而言,与大人没有差别。
第一部分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特别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和讲究: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个原则当然应该包括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也应该给予孩子。
举一件小事,家长们都能有所体会。你做了饭,你的家人没有欣赏,没有好评价,还有很多埋怨和唠叨,你做饭还有好感觉吗?如果不仅是在饭桌上,甚至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发号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还有什么好感觉?你没有好感觉了,没有积极性了。
你买了几本书送给孩子,推荐他读一读。过了几天,你很关心他读书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关心孩子知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很希望你买的书孩子能够喜欢。如果你推荐给孩子的书他很长时间都没有读,家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的。如果他读了,对这几本书很欣赏,你就很高兴。这里,不仅有你对孩子的关心,而且有你对自己劳动得到评价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更何况孩子?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自己的心理和孩子的心理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特别期待正确的评价呢?
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发现孩子一点也不爱惜,你会是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孩子心理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作家都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受到的评价,你对一个作家说,你哪部作品我看过,印象特别深,你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就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