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教传教士到中国来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要给予利益,不是为了追求的利益,而至少在表面上是为中国人的利益效劳。(《剑桥中国晚清史》保罗科恩)】
而且若是你作为传道士身份来华,却在外交公职或者洋行任职,不管是什么情况,很快所在的教会就会给你一封信,声明:将很快中断你的传道士工资。这传道士工资相比于大使馆的翻译、外交官助理、代理公使的收入其实是九牛一毛的,少得可怜。但收到这种信的传道士无不羞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中断工资,就是除名传道士身份的前奏。
从一八六一年开始,因为内战,所有的美国南方传道士都陷入“失业断炊”阶段,别说深入内陆传道了,自己船票都没有钱出了,大部分人不得不暂停在自己的教会里,无法开拓新疆域。有些小教会的传道士根本没有宋国本地教会的支援,也只好去洋行或者外交部任职当几天金领。美南浸信会最惨,他们根本就是美国南部大教会,整个教会传道事业都被迫停滞。
这时候,海皇对美南浸信会伸出了援手,这让所有人感到震惊:海皇是跳着脚支持北方废奴的,自称崇拜林肯,还要派出一支五百人的远征军跨过浩瀚的太平洋去支持美国的正义事业,当然林肯苦着脸拒绝了,五百人?来混绿卡的吧,谁支持谁啊?但在外交上支持北方,在传道士方面他却拯救了南方教会。
“你们差会的银钱来源断绝了,那我来接替他们几年吧,”海皇对美南浸信会说道:“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所有银钱找我来要。”教会自然感激涕零,海皇说了一段青史留名的名言:“若我有一千大洋,你们可以全数支取,不是为你们,是为了大宋,不是为了大宋,是为了基督。”当然这是抄袭戴德生的名言,但海皇作为一个农业国的皇帝,也确实穷不拉叽的,天天不是找这个贷款就是找那个发行国债,他的做法很让各国传道士和基督徒敬佩。
然而海皇暂时负担美南浸信会所有开支,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海皇是不做亏本买卖的。从来传道士分成两大派别:一个是基要派,一个是自由派。基要派和自由派在总宗旨上没有不同,都是:“为基督得到中国”,但是在传道方法上区别极大。
基要派就像一位严厉的老师,总希望学生赶紧在考试前把要考的背会,家里着火了?继续学习!身体生病了?继续学习!看不懂?继续学习!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直接使个人灵魂得救,因此他们最主要的传教方法是向听众直接讲道、巡回布道和散发宗教宣传品。坚信“个人得救”为第一要务,其他的办教育、传知识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