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的作为”,而非神的旨意,是末流,绝不能舍本逐末。
而自由派就如同一位谆谆善诱的老师,认为假如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那让他背会,也是死记硬背,对他真的有益处吗?所以他也许为了教物理,带学生去科技馆,为了讲数学几何,带领学生打造一套手工家具。他们强调上帝的内在性,不注重末世,也就是讲人不能因为怕末日的死而信上帝,上帝是始终与你同在的天父,你应该在感受到祂的爱的前提下爱祂。所以自由派不仅关注人的属灵需要,而且也关注肉体和物质需要。他们认为天国不仅仅在天上,应该在人间也建立上帝之国。
因此这一派特别看重先为中国人带来福利:没有医疗?那就建医院派出学医的传道士免费看病;没有教育,不识字?那就发动信徒捐款为该地建立一所小学;当地人不喜欢我们,那就为他们的灾荒举办一次全球募捐好了。毫无疑问,就如法兰西的亨利四世说:“要让每个农户的锅里都有一只鸡”那样,大宋的“亨利四世”也比较认同自由派,况且此刻他最缺的就是教育、教育最缺的就是老师。
海皇给美南浸信会两个宗旨:“为耶稣得到中国”、“福音化就是文明化”。第二条操作的时候:就变成了先文明化,就自然福音化。因为浸信会有一整套的完整系统,海皇也支援其他“无家可归”的美国南方教会传道士,但是顺理成章的,若不是两家见面就恨不得打起来的话,那就暂时归入美南系统,这样靠着收编了整个美国南方的教会,海皇建立了培德系统:一套从小学到中学到书院的教育系统。这是教会小学,主要靠信徒捐款,海皇并没有听从报纸上很多西学人士的建议:强制入学,免费提供教育。
他的想法很怪异:若我让所有人都来上学,遍地都是西洋式学校,但脑袋里全是满清那一套,万一某人在西洋式的师范学校里学了经天纬地之才,又没有合适的工作给他,让他只好屈尊当了图书管理员,被一群道德不好的教授羞辱,结果他迁怒于我,来灭我怎么办?我何必当这种冤大头,非基督徒要造反去清国造!
所以海宋教育系统完全靠各个教会自己的教育系统维持,不强制入学、不义务教学、国家鼓励兴办学校,但不承担所有费用。这点和满清私塾系统倒很类似,只不过教会比儒家实力更大、更讲究同一派别的信仰。不过教会的教育实力很强大,出来之后,起码外文、数学、化学、体育是儒家学徒望尘莫及的。所以作为曾经被海皇暂时接管过的美南一系教会,浸信会、长老会、美以美会等,慢慢有了王者之尊………海宋科举出题官都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