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收的美,同样的是形散神不散,同样的是向往的方向。
他注意到了刘师傅的眼睛,虽然那掩饰不住地疲劳里,深藏着经年的浑浊与无奈,但也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一篇优美散文的独立价值存在。是悬崖边的树,“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那种想飞的、强烈的意愿。是他的理念里一首优美到极致的散文,也是一首残酷到极致的诗赋。但强烈的生命意志,却是尽然地展现在绝望与抗争的过程里那一股峭拔的张力!
“你还要干多久啊?”
“哦,不……”
字为正迷醉在自己的想象中,被这么一问,思绪便如断了线的风筝,“抟持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梦想,如坠青云之志,真有点遗憾,心里暗暗地叫苦不迭。像是半躺在大槐树下揉着惺忪睡眼的南柯,突然间,有点了恍惚如梦的慨叹。庄生梦蝶也是,蝶梦庄生也罢,要说文人酸,大概就在此吧。总是最敏感地体察到了民间的疾苦,在苦于寻求不到有效地解救之后,便往往作了形而上的诠注。范仲淹就是一个典例,“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士大夫,但绝对不是一个救民于水火的英雄。诵完文章之后,他还照常得回家吃饭睡小妾去,明日还要上朝领圣旨呢!至于“后天下之乐而乐”嘛,也权且算是一个很诚恳的谎言。是在教导老百姓们要多忍耐一下,苦日子就要穿头了。老佛爷们六十大寿一过,在庆典上一高兴,说不定就要大赦天下,“从此不纳粮”的好日子是有盼头的。
在中国,向来都只有悯农的诗人,然而这样,就已经陶冶了普通的大众了。然而萨特却似乎是个癫人吧,好好的学者不干,还要执意地搞些什么社会运动。扰得民不聊生的,差点还害得一批拥护者的九族都要受到株连!
“怎么,你要回家?”字为苦笑着,满脸的惊愕和不解,“宜昌好远的。”
他只是糊乱的感叹着,其实学了三年的地理,宜昌在湖北的哪个位子尚还不清楚呢。越读到快高考,越是糊涂。为了考些高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倒也不无收获。比如伦敦的经纬度,美国的西部山脉走向,以及好望角、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等等重要的地理位置,尤为可喜的是,虽然还搞不懂家里是什么时候开始播种、收割,但却通过学习,竟然晓得了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的轮作发展这一科学的生产模式,虽然相隔遥远,却了如指掌。
122
教材中通过一幅“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辅之于一张“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表”,加上老师的谆谆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