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要唤起对这些目标的深深渴望,对它们充满热忱;要仔细分析它们,在脑子里来回查看。你当前的消极信念是通过想法加情感形成的。如果能产生足够的情感或内心感受,你就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将过去的消极信念一笔勾销。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你将发现自己现在运用的过程以前常常在运用,它就是:担忧!唯一不同的是你使自己的目标由消极的改变为积极的了。担忧时,你首先会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一种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目标。你忍不住对它思来想去(仔细思考它),把它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描绘给自己。你反复认为它真的可能发生。
这种不断重复、对可能性的不断思索,会让最终结果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产生与其相应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沮丧).所有这些情绪都与你不想看到、你所担心的那一最终结果对应。现在,不妨改变目标图像,以便从此同样容易地产生“美好”情绪。不停为自己描绘某个想要的最终结果,并对其深思熟虑。这样做也能使美好的可能变得越来越真实可信;同样,与其对应的情绪如热情、快乐、鼓舞和幸福也能自动产生。
理性思维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还记得吗?自动机制既能作为一种失败机制,也能作为一种成功机制,成为二者的难易程度一样。至于成为成功机制还是失败机制,那取决于你提供什么样的数据让其加工、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它将要实现的目标取决于你。许多人都无意识地、不明智地通过怀有消极态度、习惯性地在想象中向自己描绘失败,来设定失败的目标。
你也还记得:自动机制对你提供的数据并不进行推理或提出质疑,而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并作出相应反应。
许多人在公众场合应邀上台发言时都怯场,这很有意思。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怯懦是所有成年人共有的最常见的三四种恐惧症状之一。怯懦能让你呆若木鸡。然而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至少在美国,没有哪个人在公众场合不会说话却能在台上停留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公开露面时如果有点紧张、忘记几句台词或者开玩笑之后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无伤大雅,不会有什么可怕后果。过度恐惧与担心犯错误之后会受到可能的惩罚有关。
这种自动机制所接收的,应该是与环境有关的真正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是:了解事实、形成正确判断、评价、发表意见。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