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这些蚂蚱们吧,让他们脱离贫穷,拥有平等、安全和幸福。
11、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也许再过若干年,蚂蚱和三虫儿的后代读这本书时,就像现在的人读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故事一样,但这个结果一定与蚂蚱和三虫儿这一代人阅读这本书或与此类似的书并学会思考有关。我希望城市的孩子好好读读这本书,并懂得他们和蚂蚱与三虫儿们原本是一类。
12、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
“爷爷七岁去要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上学堂”。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说明了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的悲苦生活,后半句说明了新社会孩子们的幸福景象:有学上,就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显然,新社会的幸福景象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蚂蚱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人的孩子要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堂,即使到了今天,依然需要我们艰苦的努力。蚂蚱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
13、李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当前,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与此同时,另一个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在悄悄浮出水面,那就是像野草一样顽强成长着的农民工子女的公平权利问题。《草根儿》采用冷静的写实手法,描述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艰辛生活历程,它既是在吁求社会给予农民工子女公平的待遇,更是在向每一个人发问:同样是中国的国民,农民工及其子女何以如此遭受命运的折磨?面对他们,我们该想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不但少年儿童读者需要认真阅读本书,成人读者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们,更应通过阅读本书,问自己也问自己的孩子:大大小小的蚂蚱们,和我们有什么两样?对类似蚂蚱的农民工子女,我们是该无视他们、忽视他们,还是该热爱他们、帮助他们?
14、信力健(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
农民工是最基层的国民,我们不能抛弃、歧视他们,而要公正地对待他们;他们的孩子更应该得到最公平的对待,如果他们不能够及时融入到城市之中,将对未来的社会潜藏着巨大的隐患。借《草根儿》这部小说,我呼吁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来关心农民工和他们孩子的命运。而关注他们的命运,正是关注我们自己的命运。
15、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刑法室副主任):
在讨论农民工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对农民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