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终结
1918年4月21日上午,里希特霍芬率领9架德机以v形编队在空中巡逻,遇到了15架英国飞机。很快,德机便驱离了英机,迫使其逃离,但嗜杀成性的里希特霍芬穷追不舍。一直飞到了法国上空的英军阵地。在空中追击飞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双重攻击下,一颗子弹从后方穿过了里希特霍芬的心脏。“红色男爵”的神话一生就此终结,年仅26岁。
虽然里希特霍芬为协约国带来了无数灾难,但他的战斗精神和成果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英国按照自己的传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家军官衣着笔挺,列队整齐,左手托帽。里希特霍芬的棺椁由6名上尉飞行员(与里希特霍芬的军衔相符)和一队驾驶员护送,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墓穴。木棺落下墓穴时,荣誉鸣枪队向天鸣枪致礼,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一架英国飞机带着里希特霍芬满盖鲜花的坟墓照片和讣告投送到德军战线后方。里希特霍芬的座机部件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发动机被捐赠到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至今仍在展示。
可以想象,里希特霍芬的牺牲令德军大为震撼。他们甚至制订了包括空中轰炸、地面进攻在内的多种方案去抢夺里希特霍芬的尸体。当然,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去实施这种疯狂的计划。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葬于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后来,德国为里希特霍芬修建了博物馆;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将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希特霍芬”;二战后德国空军重建时,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也被命名为“里希特霍芬”,而且该序列保留至今。里希特霍芬的故事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包括1966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蓝徽特攻队》和2008年德国拍摄的电影《红色男爵—空中骑士的传奇》。
王牌飞行员
为了纪念战功卓著的空中战士,国际惯例将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从此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上文提到的最先将机枪搬到空中、并促使德国发明“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人罗兰加洛斯。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击落飞机80架,另有法国鲁内保罗丰克战绩75架,英国威廉毕晓普战绩72架,意大利佛朗西斯科巴勒可战绩34架。二战是“王牌飞行员”的时代,尤其是德国,107位德国飞行员击落敌机超过100架,其中战绩最好的埃里希哈特曼,共击落敌机35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击落94架敌机的岩本彻三,苏联是击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