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也逃过了一劫。这还是要感谢充满忧患意识的布里尔顿,他发现美军最强大的b-17几乎都停在缺乏防空的克拉克机场,而且在日本轰炸机的攻击范围之内,于是在11月21日建议麦克阿瑟转移b-17至日军航程以外。1500人花了2周时间在代尔蒙特开辟出了一条b-17跑道,只可惜这里太小了,只救了一半b-17。
当天,日军就攻占了吕宋岛北面的巴坦群岛,开始对菲律宾实施登陆作战。不到10天,美军剩余的战斗机就在日军的攻势下损失殆尽,对方完全掌握了菲律宾的制海制空权。布里尔顿带着他藏起来的b-17和仅剩的4架战斗机黯然离开了菲律宾。经此一役,96陆攻和一式陆攻成为了盟军的死敌。
炸沉英国巨舰
日军把美国空军从菲律宾炸跑以后,又开始轰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机场。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3.5万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2.65万吨“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为主力,于12月8日傍晚从新加坡出发,沿马来西亚北上支援远东舰队,阻止日军船队在马来西亚登陆。
12月9日,日军的侦察机和潜艇已经发现了英国舰队的行踪并准备袭击,但等到轰炸机编队飞过来时,只看到一片茫茫大海而不见舰船踪影。第二天,9架96陆攻开始进行大规模搜索,终于在11点45分找到了英军舰船,于是立刻招来80余架96陆攻和一式陆攻。鱼雷、炸弹如雨点般降落在“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上,英军指挥官菲利普斯向新加坡紧急请求空中支援,而数枚鱼雷和炸弹已经击中了两艘巨舰,海水顺着洞口滚滚而入。支援飞机的影子还没看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已经开始沉没了,仅损失了4架飞机的日军扬长而去,开创了战争史上首次仅凭飞机在茫茫海上找到并击沉战列舰的战例。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日军以难以想象的空战效率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驻菲律宾空军和英国远东舰队炸得一塌糊涂,由此开始了席卷东南亚的进攻步伐。
一式陆攻和日本零式等战机一样,具有装甲薄、易空中着火的缺陷,而且改进效率无法与美国相比,到了战争后期,越来越力不从心。1945年8月18日,河边虎四郎代表日本政府乘一式陆攻从本土飞往伊江岛,向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投降,全机涂成白色,并画有绿十字标志,这也是一式陆攻的最后一次飞行。
2.5 b-17“空中堡垒”:欧洲上空的战神
二战结束后,当有人问德军将领什么武器对德军威胁最大时,得到的最多回答便是东线的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