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道:“生活对于个人,就是无数个解释和情感吧?”朋友道:“我们需要某种真正意义上的超脱,可是没几个人能做到这点。少数物质得意的人,思考对于他们是一种负担;另一些人缺少思考的意志,只是一路顺从到死亡;只剩下极少的人群,他们悔悟着生命的平庸,他们不愿意浪费生命,他们想燃烧,用青春跟世俗拼争。”
我道:“对于文明传承的结果随着人类智慧的持续提高正在出现全面的认识,传承的意义在于延续祖先的文化、思想和品质,更在于教育的优先!当得到必然的肉体传承之后,思想的继承却发生断裂,被外来文化和贪婪无知写成空白,留下发黄纸页上悄然霉变的真知。”朋友笑道:“年轻人认为社会是最理想的大学,闯荡其间便是一种磨练,可是最终使自己也沉沦于中,无复当初的美好愿望。好比吸毒前的人都是因为好奇,当毒瘾侵占了他们的肉体,灵魂也无法抗拒,社会与此类似,少有勇敢者从泥淖中自拔而出。”我大笑道:“勇敢值几个钱?”朋友说:“人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切,不知用金钱怎么来衡量头顶上浩淼的宇宙。”
我道:“再说说自由吧。所谓一个人获得了自由,无非体现在找到新的环境或是实现了希冀的愿望。”朋友说:“肉身的自由可以给心灵带来放飞的解脱。信佛名为心的空灵,实际也是被佛法约束;好比法律要求人们绝对遵守其定义,但是当法律本身出现错误的时候,法律就变成了害人的手段!”我疑惑道:“有人会说这是妄论。”朋友道:“妄论也好,真理也好,都是人给下的定义。智力永远不停留在已经认识的真理,它将永远向前,走向未认识的真理。”
我道:“我们再回到关于理想的讨论上,这个词在青春的价值里体现出一些意义,但是它高贵的地位已经被生存的实际问题挤占了,既然理想的阵营在不断缩小,它仅剩的微小地盘会不会也已不稳固,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朋友道:“我不希望看见那样的结局,理想是人类智慧和心灵的最高表现,金钱和世俗无时无刻不想摧毁理想,但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理想一直没有屈服,外部的敌人不可怕,最担心的是理想本身会演变成一种痛苦和逃避。”我道:“理想不正是伴随着迷惘和牺牲一路走到今天的吗?”朋友道:“正是!”
我说:“人们总是习惯于嫉妒或羡慕他人的生活方式,遗憾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在一成不变的日月循环中,当可能的而以前却无法企及的生活就在眼前时,你若不去争取会责怪违背了自己的心愿。真实和愿望只存在模糊的界限,投入另一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