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单身者和主流社会之间是有鸿沟的,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果施以形容词就是〃歧视〃和〃冷漠〃,如果施以名词就是〃另类〃和〃主流〃,如果施以动词则是〃拒绝〃和〃逃离〃。普通民众将自己对单身者的歧视隐藏在冷漠的后面,单身者将对主流社会的不屑掩盖在逃离之中。当然,绝大多数时候,主流文化常常利用舆论手段抨击单身者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在传统社会生存的大多数单身者连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由此而消沉颓废,对人世充满了悲观情绪。
下面我们将阐述人类历史上单身者和主流社会之间所形成的巨大的隔阂和反差。
与传统家庭生殖观念背离
葛红兵 胡榴明
为了人类的延续,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繁衍,繁衍是人类天然的使命和责任,这一点,使主流社会从来就不可能认可单身者逃避生育的生活方式。对于单身者来说,这似乎很冷酷,但是真实情况就是如此。人类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凡属主流,既然典定,必然有其理由。所以一夫一妻婚姻家庭体系,成为了人类社会主流的生活形式。
从社会学角度看,家庭生育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繁衍形式。为了人类不至于在地球上灭绝,人类必须鼓励生育,为了生育出优秀的后代,人类实行了非血缘关系的一夫一妻制婚姻。
婚姻家庭与人类的延续就此结合了起来,其重要性上升到了类生存的高度。正是基于此,人类社会对非宗教的禁欲者传统社会的单身者表示了他们的歧视。因为传统社会单身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就是:排斥婚姻和家庭,放弃生育以及抚养子女的义务。人们用对单身者的歧视态度来教育自己的后代一定要为家庭、家族和国家繁衍子女,否则就等于没有尽到做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义务。直到今天还有中国的社会学家指责现代社会的单身者是放弃了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单身者要求的是〃个人绝对自由,不要责任,不要拖累,认为恋爱婚姻是个人权利的坟墓……〃;并且用〃现代人不能逃避社会责任〃这样的劝导来指引单身个体、群体进入婚姻和家庭。
从原始社会人类崇尚生殖的图腾,以及上古社会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神话、英雄史诗,中古时期的宗教传说,可以看出人类对生殖子女和繁衍后代的重视。关于人类婚姻家庭和后代延续的传统教育在希腊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黏土造人,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等神话;《旧约·创世纪》中有上帝对亚当、夏娃的训诫:〃你必须终年劳苦,汗流满面,才能从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