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学历愈高者对于独身女人这一社会现象理解的程度也就愈高。另外一组数据:被调查人中有84。48%的人不认为独身女人只能从自己的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安慰;对待独身女人是否可以享受性生活的态度,赞成的24。25%,同情的24%,说不清的24。13%,不赞成的16%。上述资料说明,对于独身者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情感方式的选择、性方式的选择,公众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持理解态度的,特别是对于单身者是否可以享有性的权利这一问题的回答,赞成加同情的是多数,反对的是少数。
社会对单身群体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尽管这种宽容不等于欢迎,但是比之于轻视和鄙视这到底是进步。中国民众正逐步适应开放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专家认为,这是一个转型时期,竞争更加激烈,形势更加复杂,主流文化再也不可能具备60年代和70年代那种强硬的倚靠和悠闲的心态去寻找挑起事端的对手当时经济发展滞后,文化生活单调,没有社会竞争,舆论一统,民众无所事事,具备悠闲心态寻找异己者,借用主流文化意识,利用多数人力量去攻击对方,以达到一种近乎变态的娱乐心理。,主流文化本身也必须在社会竞争中寻求自己的道路;主流社会中的民众也不再是中世纪在火刑场上围观,一边看热闹,一边往捆绑在施刑台上的异端分子投掷石块的民众,现代民众对单身者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容纳力。
专制环境下对人的异议可以由有形的社会力量干预而变成人身排斥,而在开放社会中异样思想和行为仍然有可能被允许存在这就是〃容纳〃的含义。台湾歌手林志炫2000年的新歌《单身情歌》,被宣传为在娱乐界刮起了〃单身〃的旋风,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为了爱孤军奋斗,早就吃够爱情的苦,最终失落的人到处有,而我是其中一个。〃它体现了单身者的感情和情绪,它被允许公然传唱,而且为听者所欣赏接受,可以说明现代社会的文化包容。
《我是中国的单身女性》一书的作者调查了一系列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中国女性,将她们的个人状况简单地统计如下:主动不结婚者:63%;被动不结婚:37%;大专以下文化程度:2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3%;有异性伴侣:30%;有同性伴侣:10%;指与被调查总人数之比。
被调查者中,有一人出家皈依宗教。书中还有关于她们生活、工作、爱情和性爱的比较详细的谈话记录,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单身者虽然人生道路坎坷,但是她们仍然能够在她们所在的环境里生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