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做介绍。当初看见你爹,看他为人老实勤快,想跟着他以后会有好日子。”
我觉得母亲的回答虽然真实,却难以让我相信。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对书本教育产生了怀疑,认为书上描述的与现实的东西不一致,不过为了某种未知的原因,我还是相信书本上的东西。我拥有一种现在还很难全面理解的生活,书本教育我去相信另外一种生活,我就这样走上了与现实脱节的理想主义道路。母亲的回答使我惊讶于现实的爱情与理想的爱情之间的巨大差异。母亲是朴实无华的,诚实的母亲,她有着单纯的想法,简单的向往和憧憬。我的生活却要因为受了教育变得复杂得多。
母亲的爱情观很普遍,却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爱情,于是我再次问她:“那你现在后悔吗?”
母亲看着少了半条腿的父亲,说:“当初你父亲勤劳能干,划算怎么样把家庭搞好,都吃了不少苦头。想到日子越过越轻松,屋子也搞好了,孩子也慢慢大了,家里有了点余钱,很有盼头。哪里想到你爹爹就这么把腿摔断了,干不了重活。农业劳动全靠我一个人,还要做点小工赚点油盐钱。前几年享受了福气,现在就要受苦了。现在我这个当妈的没有别的盼头,就盼你们读书考出去,将来有出息,不要再摸锄头扁担了。”
母亲的话通俗易懂,十岁的我就能够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盼,学习成绩很优秀。母亲通俗易懂的话里饱含的对人生的理解我是后来才读出来的。朴素的爱情观,简单的幸福憧憬,有过欢乐,有过辛酸,这些年轻时候的梦想在孩子到了懂事的年龄就不再重要了,孩子就是关注的焦点,孩子是希望所在,一切为了孩子——今天的我这么读解母亲当年的那番谈话。
父亲是个木匠,年轻时四处给新婚夫妇和乔迁新居的农民做家具。后来父亲随着打工的人潮跑到建筑工地干木工的活,这才摔断了一条腿。断腿的父亲仍然靠强有力的双手舞着锯子和刨子,干着做家具的老本行。为了生计,父亲还兼做棺材,为将要死的人量身定做最后要漆成黑色的棺材。我常常跟在后面一边看一边害怕。年老的人围着父亲看着他干活。等父亲把棺材做好了,几个老人争着去躺那口棺材,看合不合身。快要死的人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呼吸最后几口气。父亲的手艺很好,很多老人提早好几年向我父亲预订棺材。父亲说,吩咐你们的儿子买好上好的木料。于是老人们为了木料的事在自己儿子耳边唠叨,惹得媳妇拿自己的孩子当出气筒,甚至干脆跑回娘家,夫妻吵架,不肯同床睡。村妇们不喜欢我父亲,都骂他是缺德的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