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群众害不下,心里有气:你愿买我愿卖,为啥你政府要出面帮那个电厂压价哩?人家电厂领导说给出了100万一亩地的价格,县上偏说没有,谁能相信?这是愿打愿挨的事,你电厂如果不肯出这个钱,那我们可以不卖给你地,你政府凭啥要干涉我们?”
“人家电厂完全可以到别的县里去办厂,那秀水镇岂不是连个指望也没了?群众不管这个,嘴上说,电厂不买地,地至少还在,不怕!说是说,心里怕得多哩!不怕是假的,闹黄了连最后的指望也没有。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上上下下都在帮着秀水镇打这个圆场!”
时下,已经很难在中国找出一个肯相信靠种地可以发财致富的农民。相信卖地可以发大财的人,用桃峰县人的话说,却是多得多哩!有了一笔不算小的钱,就可以改变今后的命运,告别土地和农具,这是许多农民盼也盼不来的美事,也是一种很危险的症候。但事实如此。似乎只有秀水镇人自己不明白,或是秀水镇人已经全然料定桃电二期反悔已经不可能,就利令智昏地横下一条心,索性将错就错,指鹿为马,铁嘴钢牙,再不肯改口了呢?也未可知。
这里涉及到的绝不仅是个商业道德,还意味着国民素质教育的缺失。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青年放荡固然不能成人;成人放荡也只算是成年,不能算是成人。”成功的教育,是可以将魔鬼也教育成天使的,而失败的教育,是连天使也会沦落成魔鬼的。是谁造就这个弱势群体并使它染上那么多会使它因此而变得更加弱势的毛病的呢?至于还有别的什么,就不是这里所能讨论的了。
5。 陶行知先生其人(1)
毛泽东亲笔题写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生于农家。家贫而好学,邻村塾师惜才,让他免费入塾读书。大雪之日,塾馆老师已开讲,行知立雪门外听讲,几乎成个雪人。1906年陶行知入本县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受西方教育。在此读书之际就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陶行知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同年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先读市政而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1917年学成归国,正值新文化运动,既介绍西方教育理论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从事平民教育经年,觉悟到:“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