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这话被泰山一棵树苗听见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吗?’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地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先生感慨说:“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接着喊出:“创造之神!你回来呀!”“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这篇《 创造宣言 》可为先生之写照,“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总是在努力创造,总是在拓展求新,才有了“行是知之始”,“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这些慧人的珠玑,有了“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教人育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产物,有了这个易知行为行知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氏教育的歌词大意是“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地变成科学的中国了。”“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过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负责,国基一定稳固。”“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账即记。”勇于及时改正错误,勤于及时整理内务,有破绽马上补缝,有污染即时治好,有混乱及时理清,谦虚谨慎,以仁恕待人民,以诚信服天下。
对照时下教育之虫的死而不僵、害死人不偿命、只拜金钱不敬道德、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