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花香,阔别了秋高气爽,缺席了丰年好大雪,人们已经不敢抱什么奢望,除了像老焦这种对生活质量有奢求的人,寻常人已经知足而常乐了。
想着,就走入社科院的大门,走进院后那幢如同穿旧式长衫的办公大楼,摸索过一段打了补丁的小袖也似采光极差的甬通,借着昏黄的灯光爬上二楼,在满清举人长长的腰带上,找到一扇挂有院长牌子的门,停下来犹豫了一下,再次确认后,才举手叩响了房门。
总以为市文联办公小楼寒酸局促得足以招天下人笑话,从不敢让外地高朋豪友入内,怕招来咄咄之叹。孰料社科院也不过尔尔,若分伯仲,无非举人与秀才而已。不觉偷笑,以为寒碜有伴。又喟叹曰,三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承,递国传邮,沧海桑田,铺张过去,扬厉现在,激纸醉金迷之波涛,吹为富不仁之风帆,想不到亘古不变的竟然还是你穷酸一介。
春节过后我两次去桃峰县,采访近两个多月,然后回家开始写《 执政能力 》这本书,完成前四章约10万余字时,和治国突然打来电话叫停,他在电话里说,想来想去觉得不妥,后悔接受了你的采访,你最好不要写这本书,要写只能写桃峰县,不可以写我!我说写桃峰县不写你那怎么可能?又不是曝你的光?说好也不行吗?说好也不行,他决断地说,这个社会现在不太正常,说好说坏都不行,还不如什么都不说,悄悄做点实事。你写我会害得我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你要是真心想结交我,就不要写这个书。委实却不过和书记的面子,也有点赌气,心想别人请都请不来我你却不让我写,热脸贴个冷屁股,罢了,不写就不写!
就此搁笔。去忙别的事情。先参加全国人大在厦门召开的循环经济论坛,又作为特邀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循环研究中心组织的赴济钢调研组,顺便还在济南走访了大明湖去青岛看了大海,勾留20余日。回到省会也不过几天,应深圳市委之邀去“市民文化大讲课堂”开了环保的讲座。接着应邀去云南考察滇池治理现状,随行澳籍华人著名水污染治理专家刘光钊赴上海采访过后,又去苏州等地看看,好整以暇在北京见到老尚,倏忽已经半年过去。
2。 和书记你到底怕什么(2)
尚莒城八年来一直是全国人大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负责人,刚刚调任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当副主任,是环保战壕里的同仁,相知甚笃。老尚问我书写得如何了?我气呼呼地说早就不写了,那个葛优不让写了。老尚知道原因后当即就说,他这么做不对,能见面的话,我和他说说看。终觉意气难平,就打了个电话,天缘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