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小农经济。这种经济体制与人情式交易一样,由于生产力和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低,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基本是由传统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来维系。这些完全是出自于个人的道德自觉自愿,而不是来自外在的强制或压力。这种强激励、弱约束的机制在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十分简单的情况下还能维系,但到了现代社会根本无法找到它的现实生长点。
第三种类型激励与约束基本上对等的机制就是现代以法治(ruleoflaw)及法治精神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体制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为个人或组织工作努力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也约束个人或组织行为要在已有的正式规则下作为。例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权力天然大于个人,如果不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这种权力必然会无限地膨胀,并由此来侵犯个人的利益。如果个人一旦预期到政府会侵犯自己的利益,他们必然会采取各种消极方式来抵制,这时的经济要出现活力是不可能的。如果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那么民众既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根据现有的制度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保障了经济自由,保障了个人积极性最大发挥。个人的经济行为就是在这种激励与约束下保证了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尽管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却不能夸大其词,更不可能成为治国之本。如果以非正式的,无法规定性的道德为治国的基础,那么必然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形成的法治向“人治”复归。因为,“道德治国”不仅没有现实的生长点,而且还会为好事之徒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掠夺他人的财富提供方便之门。因为,既然上可以“道德治国”,下就可以“道德治企业”、“道德治单位”等层层类推,这样在这种非正式的、无明确规定的道德面前,到底哪一种东西是道德的,结果只会以权力大小而定,谁的权力大,谁就是“道德”了。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也就会形同虚设,法治精神也就会荡然无存。那种希望把法治精神与道德原则结合起来的理想也就化为乌有了。
(2001年3月)
第二部分 娱乐生活中的经济第38节 股市投资者应有明亮的眼睛
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路了,尽管发展很快,成绩也不小,但是问题也很多,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进一步开放,中国股市的转轨经济所表现出的缺陷更是暴露无遗。旧的规则已经打破,新规则或是没有建立起来,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