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5节 构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大香港”
最近无论是朱基总理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还是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的言论,人们好像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如何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建构“大香港”。200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香港经济也出现了少有的波动。不仅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进出口贸易迅速下降,失业率创新高,而且财政赤字大增,民众更是怨声载道。面对着这些困难,国人及港人都在献计献策,如“北水南调”、设立自由贸易区、专业人才北上就业等,都希望香港尽快地摆脱困境。但是,香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大家天天都在讲,香港有如此多的优势,可这些优势为什么就是不能够尽情地发挥?也有人讲,香港有多少不利之方面,但是为什么内地民众,特别是内地政府官员来香港趋之若鹜?可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香港谈起来时显示自己是多么有国际观、是多么有面对世界之意识,但是他们多半仅面对着自己的生计,而不能看到香港未来20年会走向哪里、发展如何?他们面对的是香港本岛,而跨不出香港本岛的界限。因此,面对着香港现行的约束条件,该是对香港重新定位的时候了。这大概是最近政府高层所要表明的香港要重新定位的含义吧。
如果以目前香港特区的地理边界而言,香港仅是香港本岛、新界与大屿山几地相连,一旦跨出这个边界就是他处了。不过,这只是以地理边界为核心的香港。但是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香港的经济早已延伸到香港特区的地理边界之外,延伸到整个珠江三角洲,早已形成了一个以香港为龙头的“大香港”了。因为,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要素的巨大势差,香港的产业一直在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直到最近这种转移并没有停止过。如近期来自香港服务业的一些后勤部门正在逐渐地移向该地区。还有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缘、人缘、血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香港把自己理念上的边界扩展到珠江三角洲,以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香港自然有龙头的优势。笔者想这就是“大香港”的定位。如果“大香港”真的能够确立,香港经济岂有无竞争力不再次起飞之理?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香港未来经济发展之定位建构“大香港”,首先是如何协调好与珠江三角洲协作与分工。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经验可以看到,该地一直处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香港以“大香港”定位,不是面对全中国,也不需要与上海争一个高低。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