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5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7节 从哈尔茨报告求解香港失业之道
化解失业问题,好像是现代各国政府所面对的最大顽症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香港,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都是如此。最近中央政府召开了就业与再就业全国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出席者之权重,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失业问题之重要性。对香港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失业率持续攀升,这不仅表明了香港失业问题的严峻程度,而且也反映了香港政府对解决失业问题的束手无策。
在欧洲,化解失业问题的承诺往往成了政治家能否竞选成功的关键。1998年10月施罗德为了登上德国总理宝座,曾以豪言壮语要把德国的失业率下降多少,以此赢得选民选票。事实上施罗德新政府上台后确实是尽心尽意地在化解德国十分高企的失业问题。如采取降低劳动力价格、降低雇员和雇主共同分担的社会福利保险费用、加强就业培训等。到1999年夏季,困扰政府多年的失业问题有所缓解,失业率从年初的11%下降到93%。随着2000年德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德国的失业率更是下降。但是从2001年德国经济增长下滑,失业人数又急剧增加。到今年初又恢复到1999年初的水平,失业率达到11%。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施罗德不能在化解失业问题有所作为,他在9月份的竞选连任就会落空。因此,还是在5个月以前,施罗德推出了以彼特·哈尔茨为首的15人专家委员会,任务是就劳动市场改革提出建议,力争在3年内将失业率降低一半。
经过几个月调查研究,8月中旬哈尔茨委员会正式向政府提出了一个彻底改革德国就业政策和大幅度降低失业率的报告。这份长达343页的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调动个人积极性,胡萝卜与大棒双管齐下”。该报告建议成立“就业服务中心”;而“就业服务中心”的任务就是把劳动、社会救济、青少年管理、住房管理等机构涉及失业部分的权力集中到一起,使它成为失业者服务的总归口单位,实行一条龙管理。企业应该将所有职位空缺向就业服务中心报告备案。
该报告规定失业者在离开原工作岗位后应立即到“就业服务中心”报到,否则将被扣减失业救济。也就是说,为了失业者尽快找到工作,失业者一旦被辞退;“就业服务中心”就积极地为他们寻找新工作。而且领取失业救济金者不能以某种理由(如工作地方离家太远、工资太低及大材小用等)拒绝“就业服务中心”介绍的工作或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