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强制性地让失业者重新工作,也就是通过降低社会保障、“强迫介绍工作”等方式逼迫失业者去工作。这样不仅会增加香港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而且可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减少外劳及“黑工”的出现。
总之,在化解香港失业问题上,能够从哈尔茨委员会报告中获得不少启示。
(2002年9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8节 “免签证”让香港开放更深入
香港尽管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香港对内地开放程度与此相去很远,特别是内地与香港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更是障碍重重。香港回归后,尽管香港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引进工作,但与实际的需要相去还是很远。因为,一直到目前为止,尽管笔者曾在香港呆的时间3年有余,尽管笔者不知有多少次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但是每想到那多次办理来香港的签证,一定会让人感到烦、烦、烦!办理手续所花时间之长,手续办理之繁复是任何香港人无法知晓的,更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也正是这种内地民众来香港的手续繁复;就为内地不少部门给来香港的民众设置障碍提供了借口。此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就在于香港对内地民众的开放十分有限而且不对等。香港民众进出内地,可以随时随行,而内地民众不经过长时间繁复的手续办理是无法成行的,而且在办理这些繁复手续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办理人在半途前功尽弃。这样做,尽管可以减少内地民众涌入香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严重地阻碍了国内人才、资源的流动,当然更不利于香港经济发展。有人认为,内地民众来香港不便利多半是内地各级政府的问题,或许这其中有些道理,因为,内地民众来香港审批权在内地各级政府,但这其中只讲对一半,因为如果香港对内地开放较深入,那么,内地各级政府阻碍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最近,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及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分别谈到了设立“粤港旅游区”等相关构思,强调两地往来的发展方向是“尽量方便尽量快”。特别是提出了京沪深来香港旅游免签证的问题,这是很有创意的建议或构想,也是深化对内地开放的重要一步。事实上,香港回归中国也已经5年了,尽管坚持“一国两制”是香港与内地关系发展的基本准则,但是两地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并不是人为制造两地便利交流的障碍,反之,应该对以往那些不利于彼此共同发展的人为限制与障碍进行清理并取消之,并应有意识地创造种种条件向内地民众深度开放。笔者想这项政策能够实行,完全有利于两地种种资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