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的夫妇教会孩子们尊敬父母的辛勤劳动,使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送他们上学读书;孩子们逐渐懂得享受家庭和社区生活,他们勤奋工作、为未来着想并认为自己活得很值得;长大后孩子们都成了精明的商人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带着下一代前来探望爷爷奶奶。
如果这样充满成就、令人羡慕、值得称赞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话,那么我真不知道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上面的成功取决于信念、价值、家庭伦理关系等文化的具体内涵。尤其是家庭伦理关系,是它赋予了家庭生活以意义并给下一代创造了成功的机会。用不着改变经济环境,只需改变家庭文化,你就能改变一切。
没有出息的人?正是他们组织并维系了家庭,正是他们找到并保住了工作,也正是他们抚育并培养了子女。不管他们是白人或是黑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被说成是没有出息的苦力会作何感想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傻瓜,因为他们的成就并不被人承认反倒被人嘲笑。尽管他们不如身价百万的投资银行家,但难道他们不比那些毒贩子、福利的寄生虫、生下非婚生子让国家养活的人好得多吗?
无家可归与自由适用的标准
由精神病专家开始、公民自由律师完成的破坏,在自由和解放观念的祭坛上拿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做牺牲品,到了荒诞可笑的地步。律师们为精神健全和精神不正常的无家可归者的所有付出,说明了作为“文化革命”核心的自由理想被过分引申,怎样极大地伤害了等待解放的受压迫者和主张解放他们的有产者。但这是公民自由律师界人士的典型立场:在担当“文化革命”先锋的所有精英当中,没有人比他们更一直把新意识形态推向逻辑的极端,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多么的荒唐致命。
当然,律师们对让州立医院和社区精神健康中心治疗绝大多数病情严重的精神病人嗤之以鼻。纽约公民自由联盟“让精神病人出院运动”领导人布鲁斯·恩尼斯阅读了托马斯·萨斯的著作后激起了热情。这正是一项要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决心让萨斯的远见变成现实,他说服手下人,他们的 “目标应当是不低于废除非自愿就医”。从戈夫曼和凯瑟的理论联系到萨斯的教义,又一位捍卫公民自由的十字军战士声称病人“不住院好……医院真的害人”。
〖3〗第五章无家可归与自由〖4〗0〖1〗0〖2〗梦想与梦魇〖4〗律师们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赢得全面胜利。1971年,一名法官在一项生效的裁决中裁定,病人不能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被送入医院,除非他们在医院能受到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