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它辉煌的前景了,可还是争论不休。比如说,反‘左’还是反‘右’?姓‘资’还是姓‘社’?要‘草’,还是‘苗’?‘民营’还是‘国有’?还有‘白猫黑猫’等等,长期争争吵吵。别的国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而中国呢?绞尽脑汁搞斗争,三天两头搞运动,将大好的发展时机白白地丧失了。”
妻子凤玲插话说:“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哪一天不斗争,斗出瘾来了。好多人不斗不舒服,我们单位那个一把手就是靠斗败别人爬上来的,他有个外号叫‘斗(杜)主任’。他硬是改不了斗的本性,单位他是老大,没有竟争对手,按说他不应该斗了吧!不行,狗改不了吃屎,他要斗。先是挑动别人互相斗,他就坐山观虎斗,然后自己赤膊上阵亲自斗。从副手开刀,一直到下面各处长科长,个个斗遍,今天找个碴,明天抓件小事斗,斗得你蒙头转向。干部不理他,成了孤家寡人,他就抓着临时工斗,最后硬是把自己斗出一身病,他还不罢休,一边吃着药,一边还不停地斗。结果把个单位斗得一塌糊涂。”朝旭听了大笑,朝斌却有些不耐烦地说:
“行啦行啦,妈—;—;!您别说啦,还是听爸说吧。”
凤玲看了朝斌一眼,又看了看朝旭说:“行—;—;!妈说的没水平—;—;!还是听你爸说吧!”
朝旭笑道:“你说得很好,斗来斗去,吵吵闹闹,结果使自己的元气大丧。斗瘾,也象毒瘾,所以说,斗,是一种中国制造的特殊鸦片。这种鸦片,在一般民众中有基础,主要是领导层。”
朝斌问父亲:“为什么硬要斗呢?当了领导更不要斗嘛!”
朝旭笑道:“爸爸不懂斗的艺术,但大体知道一些斗的原因。中国人有些话说绝了,比喻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就高度地概括了中国人从上到下斗的原因。具体说到领导层斗的原因多啦,争功诿过斗,嫉贤妒能斗,抢班夺权斗,唯我独尊斗,疑神疑鬼也斗等等等等,你翻开一部成语字典,几千条成语,其中有五分之一以上是讲‘斗’,那斗的词条,真叫随手拈来。所以中国最普及的还是斗争的学说。中国人在‘斗’字上,有一套外国人不可企及的完整理论,而在经济建设上,外国人却把中国人当成才上学的小孩。在部队的时候,我看到有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吵架,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孩子说,‘我爸四个豆,’也就是四颗星,‘你爸才两个豆,我回家靠诉我爸整死你爸。’几岁儿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