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知道咋个斗法。”朝斌听得“哧哧”直笑。
“国家级的斗,斗一次,就丧一次元气,长期斗,那就是贫穷落后。现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步入电子时代,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并在迎接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发展浪潮的时候,中国却还在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窘境中徘徊。至今还有相当一部份刀耕火种的落后群体无人关心,却热忱于借助政治运动你搞我,我搞你。无休止的政治风潮,使人们无所适从,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在这个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如果再这样下去,要实现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目标,真是遥不可及?”
朝旭说着指了指电视:“这不?改革开放刚刚取得一些成效,又闹起来了。文化大革命耽搁了十几年,损失几千个亿,死了几百万人,还嫌不够,还要这么折腾下去,可悲唷!”
朝斌看着父亲,没有把握地说:“不吧!他们是反对外国人对中国经济的渗透吧?听说主要是征对邓小平来的。”
这一疑问很重要,朝旭觉得很有必要给儿子解释清楚。他平心静气地说:“对于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人有一个较普遍的毛病,就是吃不得三天饱饭,看不得人家发财。吃饱了就闹事,别人家富了就有鬼,要穷大家一起穷,心安理得又相安无事,多么愚昧之至。原因就是不出国门,不知外面的世界,夜郎自大。外国人怎么哪?人家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呢?打个电话要排队,还有些地方年初写封信,年底收不到,通讯极不发达,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讲。引进国外技术,引进外国资本,加速中国建设有何不好?邓小平怎么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历经磨难,他受的委屈够多的了。可他矢志不移,为什么?还不是想把中国建设好!他主张改革开放有什么不对?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又错在哪里?他以其雄才伟略,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国富民强的大计,是高瞻远瞩的,已经给古老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嘛。什么叫‘渗透’?一块干得裂了缝的稻田,如果不赶快放水让这干涸了的地渗透,你能有收成吗?‘水’从哪来?中国人浇不过来,外国人愿意帮忙,这虽不是源头,但却是活水呀!引进外资,把没有开发的地方开发出来,把濒临死亡的企业救活。就象您舅舅,工厂效益不好,他不贷款买车跑买卖,他那栋小洋楼能建得起来吗?有了钱就好办事,这是个二百五都知道的事,可是我们有很多聪明人都弄不明白,总是说邓小平如何如何。”
凤玲插话:“为什么会说他卖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