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无数次群众集会,从无畏惧,侃侃而谈,甚至在几十万人的大会上发言都从容不迫的朝旭,对眼前这一小小的场面又何足道哉!他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掌声和鄙夷的目光,似乎全然不见,毫不犹豫地继续发言:“军队是人民政权的柱石,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作为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对军队的关怀、爱护、应该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
“说得好!”那位首长大声喝彩,部队方面又是一阵比第一次更热烈的掌声。
“你们刚才详细地介绍了这次事情的基本过程,重点突出了当地某些群众,谋小利,偷偷摸摸,甚至个别人还进行捣乱,听来,确实令人气愤。所以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这句话还没有过时啊!这是我们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双方共同的一项长期的义务。
、、、、、、为什么说你们是宣传队、播种机……”。
朝旭的发言,气度汪洋,见地明快。他从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谈到独生子女是这支队伍的主要来源,因而存在的娇骄二气,说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又从军垦农场与正规部队有所区别,集中训练少,以及高度分散等特点,谈到干部管理的难度,把对方出现问题的客观因素讲透讲足,入情入理。双方听着都感到很舒心,充分显示了地方干部,分析处理这一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客观、真实、准确,而不是否定一切。这就使对方不可能抓到他的辫子,因为,朝旭的发言肯定了对方的性质,表明了地方拥载的立场,毫无半点攻击、诽谤之意,前提十分明确,使双方的对立情绪减低了。较之那位军方发言人,一开始直到最后除了指责地方,就是罗列群众大大小小的捣乱,破坏的事例的发言,朝旭的立意和即席发言,远远高出了他们有准备的讲稿。
他思路清晰,语音流利。轻重缓急,象是新闻联播;跌宕起伏,宛如诗词朗诵。一件本来令人心焦的事,经朝旭这么一编排、阐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似水落而石出,清清楚楚地摆在人们面前。且言近指远,简洁清越,不疾不徐,襟度慷慨。会场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都集中在他身上。此时此刻,调查组的全体人员才发现,他们这个队伍中原来有这样一位高智商的辩才,其实,朝旭还是一位力挽狂澜的雄才。
正当双方都在对他的发言细细品味之时,不料朝旭把话锋一转,使对方措不及防,为地方的调查组开辟了一条直达目的的通道。他说道:“搞好军民关系,既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那么如果有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