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素在用着呢,明天如果还发烧的话,就得换药了。还要再给他查一次血培养加药敏,因为今天的回报没查到致病菌。15床的患者关节已经不疼了,但今天眼睛有点红,如果明天还不好的话,就得请眼科会诊。剩下的21床、32床、44床都还好,病情比较平稳,药用到疗程就可以出院了,我正数着手里的几个患者,包里的电话响了,是儿子打来的。他肯定是饿了,催我早点回家呢。还好我今天没加班,能按时到家了。放下电话,定下神来,还真觉得这一天有点累。
百岁病友的来电(1)
◆贾玉华
http://jia。91sqs。
10月的一天,我和张医生、钱医生一起,在日常工作中忙碌着。
钱医生负责接听800电话,从早晨坐到位子上开始,电话就一如既往地响个不停。忽然,钱医生接电话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大,还在问着:“这样行吗?这样能听得清楚吗?”我们都会心一笑,她肯定是遇到了听力不太好的病友吧,这种情况经常都会出现。
听得出,她已经解答了电话那头的提问,并答应说要寄医学杂志去给患者看。可在记录地址的时候,又遇到了困难,可能是病友的方言她听不太懂吧,为了两个字在那里反复地沟通:“烁金?锁紧?是哪个suo?哪个jin啊?”张医生见状,连忙拿起另外一部分机,帮着分辨地名。
我突然想到,南京有个地方叫“锁金新村”,有许多病友是住在那里的,我去南京出差时还路过那里,就连忙说:“快问问,是锁金吧?”钱医生问过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就是这两个字,她又接着往下记了。
估计这位病友不但听力不太好,口音也比较重,钱医生又在为他的名字反复核对,听到她在问:“回声?会省?还是……”我突然反应过来,这位病友可能是南京的那位老寿星,目前服用我们公司药物年龄最大的患者——崔老爷子。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张医生立即在另一部电话上问道:“老先生您高寿啦?”然后又听见她在那里惊讶地反问:“100岁?真的吗?”
天啊,就是他啦!
肯定是!
我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
为什么这样激动呢?这里面还有个渊源——崔老先生是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他从40多岁时患上了这个病,拖延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他在解放前曾经是位军医,自己也非常懂得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因此病情控制得还可以,关节虽有变形,但依然能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