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秋天,他第一次和我们联系时,是位96岁的老爷爷,当时也是因为他听力不太好,每次接听他的电话,我都要用很大的声音和他说话。他的声音很苍老,毕竟年纪大了,但中气很足,因为他年轻时是军人,那种气质还是有的。
当时他说类风关很难过,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他说自己平时可以开着残疾车四处走走的,可类风关一犯,就只好待在家里,太没意思了;他说光吃止痛药觉得效果不够,现在治疗类风关都用病程改善药了;他说自己还想多活个几十年,不能因为关节炎影响活动……
当时我非常震撼!
老实说,在和崔老爷子通话之前,我从来没和这么大年纪的人员交谈过。我惊异于崔老先生的美好愿望,更感动于他对生命的热爱,赶紧寄了资料给他,并推荐了南京有名的专家,请他前往就诊。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开始了科学的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期间,他时常打电话给我,说说自己用药后的感想,也咨询一些他觉得困惑的医学问题。
2003年3月9日,我去南京开病友会,见到了崔老先生。他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我介绍有关类风关的疾病知识。
那之后,很快就遇上了众所周知的非典,我们不再组织类似的活动,因此我就没再和崔老先生见过面。2005年以后,他连电话也不打过来了,我们打过去一直没人接,寄给他的资料也被退了回来。我时常想起他,不知道他的病情控制得怎么样了。甚至,有时候,我还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想,毕竟,他年岁这么大了……
然而,在失去联系快两年的时候,他居然又打电话来了,这让我欣喜异常,赶紧接过钱医生递过来的电话,和他聊了起来。
原来,崔老先生搬家了!他这两年病情一直很稳定,加上觉得药费负担重,就在前年冬天把药给停了,于是就不再和我们联系。最近几个月,他的病情又有复发,所以给我们打电话。他的声音和3年前一样,苍老而有力:“我现在走路不太方便啦,开残疾车还可以,就是上下车很困难,得有个人帮我才行。我就想啊,还是吃你们药的那两年,我浑身舒服些。可就是太贵啦,孩子们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我当时停药,也是舍不得花钱啊!可现在,我想来想去,攒点钱,还是吃吧,要不然,我活动不方便啊!是不是得先去检查一下,才能确定能不能吃啊……”他这通不寻常的电话,足足打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我们把资料寄到了他的新地址,他去
医院做了检查,医生也同意他重新用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