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就不能有憧憬,有希望。在我们的共和国里,在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峦下、沟洼里,其实有着许多这样的女儿对话,它们就像黄昏中的灯火一样闪烁摇曳,淹没在蒿萊草影间。人们唯一想问的是,为什么她们就没有生存与追求美好的的权力?
这时一阵咽哑的歌声突然从窑洞飘出,杏花也唱起来了,在这片嘲哳的声音中,只有艾京红、赛赛能听得懂歌词:“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我的三哥哥哟回来了……”
就连凄凉的歌声,今天也变得动人。歌声在静寂的空气中悠荡升起。其实今天也真是陕北高原最好的一天,就在白昼即将过去的这个时刻,最后一抹霞光又冲了上来,整个天空红彤彤。衬着这片大火似的明亮余晖,可以清楚地看到艾京红家窑洞后面的那条黝黑的山脊正蜿蜒而下。它显得那么美,那么单纯,也是那么寂寞和那么漫长……
第三章(一)
干干静静是黄土
作者汗马
第三章
“芦花子公鸡飞上墙,
照不见哥哥照山梁。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
红火不在人多少。”——安塞民歌
一
五一节这天杨晓涛去了延安,他是接妻子、女儿来陕北旅游。这位康格采油公司的经理有两件事放心不下,其中当然有杏1井,而另一件事就是给侯文格跑长途的小李和那辆吉普车。其实杏1井一切正常,这会儿光溜溜的井场一片空荡,只有那台深红色井冈山牌柴油机发出有弹性的哒哒响声(内行人能听出,当抽油机抑头时,响声有些缓慢沉重,而当下垂时,那声音轻脆得就像打机关枪。这就像在室内人们观察石英钟,格位6点到12和12点到6点,秒针发出的响声不一样)。王辉去了杏2井,今天那儿下油管,昨晚小白值了一宿班,他正在活动房里睡觉,只有小牛蹲在房檐下,满头大汗埋头吃一大碗放满鲜红辣椒油的宽面条。这后生吃得那么香,不时地还用筷子在牙齿上这边捣捣,那边敲敲,然后再快活地擤下鼻,噌噌两声又抹到鞋帮上。
杨晓涛发现小牛,其实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来杏子沟的第一天,小白让他到自已家住。望着这家一大堆婆姨娃娃,杨晓涛提出找一个清静点的地方。于是小白就把他领到小牛家。小牛和他妈分开住,自已有一处三孔窑的院子。在交谈中杨晓涛知道这后生在延安七里铺干过一阵子修车工,是杏子沟里唯一见过世面的人。小牛住的是中间连通的并排窑洞,当地叫前后窑。门在前窑,后窑是主窑,朝南用麻纸糊的窗棂下为一大炕。不像别人用剪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