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洋务事业的失败。李鸿章代表清廷赴日本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随之从仕途顶峰跌落。清廷名为留其在京入阁办事,实际削夺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仅保留文华殿大学士,以保全名臣颜面。
年逾古稀的李鸿章,结束连任二十六年的直隶总督生涯,借住位于北京冰盏胡同1号的贤良寺(今王府井东校尉胡同10号),过起了闲适生活。贤良寺由雍亲王王府改建而成,邻近紫禁城,建筑宏敞,庭院幽敞,闹中取静。李鸿章在北京没有房产,只好借住于此。李鸿章在这里舐伤养晦:每日黎明即起,早点精少,临摹唐僧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帖,翻阅《资治通鉴》、《庄子》等典籍;午饭饱食山珍海味,而后还要喝一碗稠粥、一杯清鸡汁,稍息后饮一盅人参、黄芩等中药调配的铁水,之后脱掉长衫、手拿短衣,在廊下散步,从此端走到彼端,来回往返,有一仆人为其计数,当仆人叫“够矣”后,掀帘坐于皮椅上,而后再喝一盅铁酒,边闭目养神,边由仆人为其按摩;随后午睡一二小时,仆人喊“中堂已起”后,与幕僚论古道今;晚餐量少,吃罢稍看书写信,随即就寝。这位老人看似闲云野鹤,实际上却是老骥伏枥,一双昏浊的老眼仍在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个庭院里,他对幕宾、曾国藩孙女婿吴永,掏了心窝子: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掌控兵权(7)
高冕
他将清王朝视为“破屋”,将自己视为“裱糊匠”,可谓形象深刻。
李鸿章毕竟是淮军和北洋海军的缔造者,又担任朝廷重臣二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们掌握着军政大权。这位重臣实权没了影响仍在,仍是朝廷赖以支撑的栋梁。当暴风骤雨袭来时,王朝统治者还得抱住这根大柱子,还得缠以红绸子之类,指望他发挥余威,以防“破屋”之倾覆。慈禧太后扼杀康梁维新、幽禁光绪帝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诏请李鸿章复出,署理两广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并占领北京,仓皇西逃的慈禧太后,将乞和保命希望寄托于李鸿章,任命他为直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