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学习方法、手段,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孩子,其实是无法学得了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效果就会不一样,根本不可能照搬他们走过来的那一套。那些针对孩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大道理的普通读物,遍布其中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我们教育差等生来说,多数也只能是隔靴止痒,真正所能起的作用不大。我们只好向郑渊洁学习,寻求了一条能教育自己孩子的新路子。
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人,因研究对象不同,不同人写的书,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所发生的作用肯定是不同的。我们没有专门针对中等生、差等生进行研究的专著可供参考。在寻找对孩子的教育突破口的过程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对我们的启发相当大。它让我们明白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的道理。
作者之一不再坚持让孩子去自学,而放弃本该由家长承担的教育引导的责任。别人为什么那么在乎占有教育资源,体育人材为什么一定要有好教练才能培训得出来?导师的引导作用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其实,世上早就有了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之说,只是我们自己以前理解不透彻而已!
好学的父母、对子女特别关心的父母,孩子哪里可能只是一个差等生!蔡笑晚先生一门虽然培养出了六个博士生,那时对我们也没什么触动。现在,我们想得越多,在思想上也越有感触。作者之一的我,终于着手对本人及孩子过来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主动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改造。我们革除了过来故有的旧习性与老观念的命!
有这样一个故事,它对我们的触动很大。一天晚上,一个小偷翻进了一个高墙大院内,准备等这家主人歇息后行窃。可是到了深夜,这户人家屋子里还有一个人在读书,没有睡觉。小偷无奈只好过去察看情况,只见一个少年在灯下大声地背诵一篇文章。小偷心想,待他背完后再下手不迟。
可是,这个少年背啊背,大半夜过去了,一段并不是很长的文章,他却还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听他诵读久了,着急起来,不得已留心听这个少年到底在背诵些什么东西。天快亮时,小偷听都听得烂熟于心了,可那个少年仍然还背诵不了这篇文章!小偷心中恼火起来,他竟然站出来大声对那少年说,你怎么这么笨!我都背得了。然后他流利地背诵完少年背不下来的课文,无可奈何地空着双手离开了这个深宅大院。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个背不了书的笨少年,就是清代日后鼎鼎有名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先生!
如果真如故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