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智、体、能,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尽量早地让孩子形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守信用、爱学习、勤锻炼、勤动手的良好的积极的生活及学习习惯,用生命照亮孩子的前程,孩子的人生就一定会走得更好!
人生之路,从生到死不可能都由父母驮着,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明白是一会事,做法又是另一回事。
不少家长事无巨细,都代替孩子做了,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一个孩子大学毕了业,还离不开父母,还不能独自生活,父母在受苦受难,他们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掏空与累死父母也在所不惜。有的还直怨父母无能,没有给他们提供幸福高贵的生活,莫说感恩,连一点人性也没有。这其实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严重失误。父母的做法,正是违背了孩子的人生之路,要靠他自己去走的简单道理,包办过多,贻误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
人生之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父母的职责当然是为其指明方向。孩子有了前进的目标,这比你天天给他喂饭,天天帮他穿衣,天天接送他上学,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人生之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父母应当让孩子在德、智、体、能,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尽量早地让孩子形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守信用、爱学习、勤锻炼、勤动手的良好的积极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比什么都依赖父母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孩子不知要强多少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学习成绩越是不行,越不能为孩子事事包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以为这是给能力不强的孩子的关照,殊不知这正是害人之举。正是父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为孩子的代劳,才制造出了现代中国社会一大批生活上的弱者,思想上的懒汉。
孩子是差等生是也好,是优异生也罢,这只是从学校与老师那里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注重的只是对孩子功课方面的评定,是十分片面的。
孩子的个性修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接人待物的态度、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等,都是需要家长下功夫去培养的。我们认为,让孩子制定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这是培养孩子条理性的有效之举;让孩子每天都做一些固定的明确的份内工作,可以培养孩子的持续力与责任心;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果敢能力的有效之举。总之,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心态、自助心态、自立心态,这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就让孩子在家里认养了一小盆吊兰,让她学会了培土、浇水等种花的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