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这就成了沈琳的一项义务劳动。陈一弘很感激也觉得过意不去,只好报歉地对沈琳笑笑:
“又麻烦你了,这孩子也真不爱干净,早上刚换的衣服,下午回来就是一身泥,简直拿他没办法。”
在这种时候,沈琳也总是嗔道:
“六七岁的孩子哪,你要他不在地上滚?没有关系,星星的换洗我包了。”
沈琳说到做到,从那以后她便三天两头往陈一弘家跑,拿走星星的脏衣服送回洗好叠好的衣服。有时难免也要坐下来和陈一弘闲聊一阵。
日子一长久,沈琳的这种行为渐渐引起了她丈夫的怀疑。他们的感情本来就不好,作为沈琳的丈夫,他不仅知道妻子和死去的冯菲是好朋友,也知道沈琳同样地是陈一弘的好朋友。“好朋友”吗?骗鬼去吧!
如果说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过去是“相敬如宾”,淡漠如水。从此之后则是有盐有醋了。夫妻间渐渐开始了一些不必要的磨擦乃至造成大吵大闹,但往往是沈琳忍住性子,缓解了矛盾。
缓解这个词重点在于缓而不是解。不在解字上下功夫,那矛盾总有一个时候是要大爆发的。
这一天也终于来到了。
这天下午陈一弘在市委参加常委会。干部中流传着一句话:常委会常开会,开长会。事实如此,一件事上了议程先念拟就的文稿或汇报提纲便往往去了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时间。然后大家发言,出席的、列席的都得有个态度。有的人三言两语,有的人长篇大论,甚至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进而旁征博引以显示才识或资历者有之。三下五除二,轮到主持会议的书记总结时,上午的会往往过了十二点,下午的会往往过了六点。然后书记再来它个一、二、三、四、五……你想想这该到什么时分哪!如果这天的会议列有三个以上议题,那“敬陪末座”者往往就且听下回分解了。
那天下午的常委会恰好不多不少列了两项议程。一开始书记便说了,今天的两件事很紧急都要讨论完的,希望大家抓紧时间,重复的话可以不说。但各人的嘴归各人自己控制,嘴一张开就由不得你了。直到将近下午五点钟第二个议题才刚刚开始,这不就已经到了该去学校接星星的时候了,陈一弘心里很着急,怎么办?他不能像机关不少同志中已习以为常的那样,理直气壮地离开会场或工作岗位去接孩子,也不好委托别人比如他的挂勾秘书或驾驶员去办这件事。也许在这类问题上他太“传统”了,他认为这是私事,私事就不能公办。那就只好等吧。
等到终于散会时已经近六点了,他冲出会场便乘上在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