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副市长这么一铺垫、渲染,引起了省委书记对这场谈话的高度兴趣。当然,他在集中精力听副市长往下说之前,没有忘记为组织部长辩解正名,他说:
“你那种顾虑是多余的,我了解剑非,他绝不是那种人!好吧,你往下说。”
张林增继续往下说了,他说:
“省委作出让陈一弘同志担任市长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坚决拥护,作为副市长我向赵书记表态:一定服从一弘同志的领导,在自己分管的范围内当好一弘的助手。”
赵一浩有点纳闷,难道他深更半夜跑来就是为了表个态,坚决当好陈一弘的助手?不,显然不是,这样的态度在什么场合都可以表,当着卫亦前的面更好,何必要回避呢?文章还在后头,且往下听。
张林增表过态,略为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才继续说道: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卫亦前同志使了不光彩的手脚,借刀杀人!所以把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弄得复杂化了。为了选举一个市长,省的考察组两下三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出马了,现在又惊动了省委书记。我们年轻不了解历史,但是听一些老同志说,这种现象是空前的。不仅在三江市是空前的,在全省也是空前的,就是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说到这里张林增开始激动地提高了声音,像是在演说:“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是省委选错了对象?不是的,我认为陈一弘不仅是这一届最好的人选,而且是三江市历史上最好的市长人选之一。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他公道正派;埋头干实事,政绩突出;不谋私利,清正廉洁,这是公认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反对派?也许我这个词用得不当,但确有这么一些人,内外勾结,打出反陈拥冯的旗号,又是匿名信,又是造谣言,还在暗中串联另选他人。出现这些情况不是偶然的,根子就在咱们市委书记卫亦前同志身上。他不喜欢陈一弘,又不愿得罪上级和那些拥护陈一弘的干部,所以使了借刀杀人的不光彩手段,才把局面弄到这么个地步!”
说到这里,这位副市长算是把今晚前来找省委书记专题反映情况的主题点出来了。但仅仅是点了个题目,他却停下了,足足停了半把分钟。停顿,也许是为了自我休整、调节,调节心态调节思维。同时也是为了观察一下省委书记的反应,他俩并排而坐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他不便转过头去盯住书记的面孔观察他的表情。那是不礼貌的动作,他张林增,一个堂堂副市长,一个有高层学历的知识分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低下的动作呢?不过,他感觉到了,省委书记在认真听取他的谈话。这种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