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落户。
任先生说,现在留在这里的华人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想出国。因为在他们看来,外国就好像天堂一样,能够挣到很多钱。而印度却如同地府,他们再也不愿留在这里了。但是,对于任先生来说,他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年纪,不愿再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四处奔波,在这里只要有一口饱饭吃,就心满意足了。他说,他出生在这里,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乡,如果出去了,又想回家,还是会回到这里。而且,从内心里,他们依然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依旧遵循着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庆祝春节。任先生说,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黄皮肤告诉他们,自己是中国人。最后,他用一句话,总结性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对,我们是中国人,故乡是大吉岭,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对吗?”
虽然想象中的外国是天堂,可这最后的几家华人还是对大吉岭有了难以割舍的乡情,也许他们还得为了生计到别处奔波,但最终他们会愿意回到这个雪域小镇,在此度过余生,而雪山另一面的中国对他们来说,则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
第四部分印度雪域的教书匠(4)
大吉岭的学校有其他印度城市所没有的特色,对于在这里读书的学生来说,登山是他们中学结业考试的一部分,通不过的学生将不能继续升学。丘开福读书时在登山学校受过严格训练。最近,他教的几个男孩子面临结业考试。由于平时关系要好,他们集体要求丘老师给他们上一堂登山补习课。
“不行,你一定要绑上绳子。”
“你先把外套脱掉,大家都把外套脱掉!”
“谁第一个上?”
“我了!先生!”
“好!绑紧点儿!”
“手贴着山壁,小心,看着你的头。”
“真能干,好,非常好!”
“没事的,两只脚,两双手。”
“要这样,先这样,脚放稳,这只脚也放稳。”
“先把脚放稳,然后手要抓紧。”
“不要同时,要一个个来。”
……
丘开福一边做着示范,一边鼓励孩子们不要泄气,勇敢地向上攀登。看着眼前的这群攀登的孩子,他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经受爬山训练时的情景。
他说:“(当年)我们去爬山学习21天。第一个星期我们在学校里,早上四点钟起床,要用冷水冲凉,冲了凉以后要去跑步,跑5公里这么长的路。然后,回来要做早操。要爬山的话,不止是爬这个石头,要背上25公斤的东西,每天要走20到30公里的路。我喜欢爬山,所以我每天跑步,爬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