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安门广场上云集了大量的红卫兵,红袖章和红宝书在这个世界最大广场上飞舞,形成红海洋。这个红海洋在涌动,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可这激情涌动的时候,究竟会给他们自己带来什么,他们这些红卫兵们暂时还无法思考。
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喇叭发出通知,毛主席取消第九次检阅红卫兵的安排,请广大红卫兵们迅速回到原地继续革命事业。
罗鸣很失望,他感到一种欺骗的存在。刹那间产生一种怀疑的朦胧意识,但一闪而过,他没有来得及细想,茫然地在广场上游荡,在他眼里的天安门城楼没有出现红太阳的光芒,他看到天安门背后有一片阴影,好像要有暴雨来临。
实际上天空爽朗,白云依然悠悠,还有几羽家养的信鸽在故宫上空飞翔。
通常情况下天气的变化与政治的动荡毫无关系,与人们的内心活动也没有什么联系,只是人们被动地,或是本能地对天气的变化产生联想,进而影响自身的情绪,仅此而已。
罗鸣到石刹海附近转悠,看见了遇罗克的大字报。
这张大字报是他的《出身论》的一小部分,锋芒不是很暴露,但已经可以看出遇罗克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批判了。
大字报是从一副流毒极广的对联谈起的。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
辩论这副对联的过程,就是对出身不好的青年侮辱的过程。因为这样辩论的最好结果,也无非他们不算是个混蛋而已。初期敢于正面反驳它的很少见,即使有,也常常是羞羞答答的。其实这副对联的上半联是从封建社会的山大王窦尔敦那里借来的。难道批判窦尔敦还需要多少勇气吗?还有人说这副对联起过好作用。是吗?毛主席说,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它起没起过好作用,要看它是否是真理——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
这副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
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
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从孩子一出世就受到了两种影响。稍一懂事就步入学校大门,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性,集体受教育比单独受教育共鸣性更强,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更长,党的雨露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滋润着这棵新生的幼芽,社会影响便成了主流。
……
罗鸣的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