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博学工诗,和王士祯同时驰名诗坛,当时有“南朱北王”之称。他的诗有浓重的学究气息,辞藻丰富,富丽典雅,缺乏激荡奔放的气概。他尤工于词,是浙西词派的开创者。他主张宗法南宋词,讲究字句声律,尤以姜夔、张炎为宗。其词现存500多首,他的词声律严整,精工隽永,艺术成就很高。著有《曝书亭词》、诗文集《曝书亭集》。他曾选编明代诗歌总集《明诗综》100卷,录存明代诗人3400余家的作品,保留了许多明代诗歌资料;还编纂了《词综》36卷,收录唐宋金元词人六百多家的2250多首词,为词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他是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后因患急病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他自幼敏悟,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学,有深厚的儒学文化修养。他能诗善词,尤好填词,与当时众多名士如陈维崧、朱彝尊等均有交往,是清初独成一家的词人。他与词人顾贞观尤为契厚。他的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往往直抒胸臆,自然流丽,风格颇近李煜。著有《通志堂集》、《纳兰词》。《清史稿…文苑传一…性德传》载:“性德善诗,尤长倚声。遍涉南唐、北宋诸家,穷极要眇。所著饮水、侧帽二集、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好宾礼士大夫,与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诸人游。贞观友吴江吴兆骞坐科场狱戍宁古塔,赋金缕曲二篇寄焉,性德读之叹曰:‘山阳思旧,都尉河梁,并此而三矣!‘贞观因力请为兆骞谋,得释还,士尤称之。”《纳兰词》存词342首,在当时社会享有盛誉,问世后屡屡受到文人学士的高度评价,成为清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其弟纳兰揆叙、其妹纳兰氏也都是当时文坛上的知名诗人。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其先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