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唐诗的“格调”为用,在作诗上强调为封建政治服务,力求中正平和、委婉含蓄。《清史稿…沈德潜传》载:“德潜少受诗法于吴江叶燮,自盛唐上追汉、魏,论次唐以后列朝诗为别裁集,以规矩示人。承学者效之,自成宗派。”由于他的诗受到乾隆帝的赏识,常出入禁苑与乾隆唱和,因而他的诗论和作品风靡一时,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所选辑的各种选本,就是他的“格调说”诗歌理论的体现,是当时诗人学习的范本。这些选本保存了比较丰富的诗篇,在诗歌艺术方面的评语颇有精辟见解,因此广为流传,至今仍有借鉴价值。之后,还有张玉编选的《古诗赏析》、管世铭编选的《读雪山房唐诗钞》、李调元编纂的《全五代诗》、王辏г吮嘌〉摹栋舜 返鹊取U庑┦柩〖⒆芗谋嘧耄宕搜白魇峁┝瞬煌绺竦姆侗尽?br />
弹词与鼓词都是清代民间很流行的说唱兼备的曲艺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用三弦、琵琶伴奏,多在城镇演唱,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往往受到妇女的欢迎。许多有才华的女性也参与了弹词的创作,借以抒发了她们的人生理想,而女性要求突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愿望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著名的女性作品有陈端生的《再生缘》、陶贞怀的《天雨花》、邱心如的《笔生花》、李桂玉的《榴花梦》。弹词的说白部分为散体,唱词部分以七言韵文为主,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通俗易懂,篇幅往往很大,如《榴花梦》长达三百六十卷、约五百万字。从讲述故事和阅读欣赏的角度来看,许多弹词可以说是一种韵文体的长篇小说。弹词还有许多方言作品,在南方广大地区影响深远。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用鼓和三弦等乐器伴奏,主要说唱铁马金戈的战争故事。其形式与弹词很相近,说的部分用散体,唱的部分为七言或十言韵文,句式较弹词更为灵活。传世鼓词主要是一些依托历史讲述战争故事和英雄传说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呼家将》,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爱憎和愿望。还有一些是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作品,如《杨家将》、《三国志》、《水浒传》、《窦娥冤》、《西厢记》等,这些鼓词一般与原作出入不大,对这些文学名著的普及有很大作用。另外也有少数描述才子佳人故事的作品,如《蝴蝶杯》等。鼓词在北方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弹词与鼓词作品多出自民间,往往曲折地表达了民众的理想和情感,成为人民自我教育的一种工具。由于这些作品难以摆脱正统思想的控制,往往有着较浓厚的封建伦理色彩,而其主体部分又是以七言为主的韵文,因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